支柱产业表现强劲
截至10月15日,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出口额已突破820亿美元,预计月底将超过8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2025年第三季度订单量激增,推动该行业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仅电子产品一项,就为全国前10个月约39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作出重要贡献。相比2024年全年的720亿美元,目前出口额已超出140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市场拓展能力。
机械、设备、工具及零部件等商品类别同样表现突出,前10个月出口额达48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5%。预计年底前还将增加65至70亿美元,使全年出口总额达到约550亿美元。这两大支柱产业的突破,为越南在全球需求尚未完全恢复的背景下保持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业品表现亮眼的同时,农产品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咖啡在产量和价格上均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0月15日,越南出口咖啡127万吨,创汇72亿美元,平均出口价格达每吨5658美元,较去年上涨45%。
据越南咖啡与可可协会(VICOFA)主席阮南海介绍,2024—2025年咖啡作物年度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最高达到5850美元/吨。欧洲仍是最大消费市场,进口量达71万吨,金额超过40亿美元;欧盟27国占越南咖啡出口量的40.1%、出口额的39.4%。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深加工,从单纯出口原料转向出口烘焙咖啡、速溶咖啡和自主品牌产品。这一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体现了越南咖啡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迈进的长期战略。
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红利。根据该协定,出口欧盟的咖啡税率从7–11%降至零,加工产品税率从9–12%降至零。得益于此,越南对欧盟的咖啡出口额较协定生效前增长了4倍。
除咖啡外,大米、腰果、蔬果等农产品行业也从新一代自贸协定中获益良多。许多企业迅速完善生产流程,满足原产地和食品安全标准,使越南商品成功进入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等高标准市场。
2025年见证了一系列出口新纪录的诞生。这不仅体现了短期成果,更显示出越南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持续提升。FDI企业与国内制造业的有效协同,以及对自贸协定的充分利用,为越南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10个月的出口数据表明,越南企业已充分利用自贸协定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同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这标志着越南正从“扩大出口规模”向“提升出口价值”转变,追求质量型增长而非数量扩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越南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并列全球高科技出口占比最高国家之一,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总贸易额的36.1%。目前,越南超过三分之一的出口额来自电子、通信、计算机及零部件等高科技产品,为吸引战略性FDI资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电子与高科技企业已成为出口增长的关键引擎和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凭借高科技FDI资金流入与产能扩张,越南已成为全球电子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并成为东南亚领先的组装中心。
世界银行(WB)数据显示,电子、计算机、零部件和手机出口现占越南总出口额的33%以上,充分体现了其支柱产业地位。这一成就得益于三星、LG、富士康、安靠(Amkor)、Hana Micron等巨头的布局,以及越来越多的越南二级、三级供应商加入供应链。北宁、太原、海防等地已成为电子制造“重镇”,吸纳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
专家认为,当前正是越南从“组装工厂”向“创新与技术中心”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本土企业更深度参与价值链,越南有望在2026–2030年实现新的跨越,向现代工业化国家目标迈进,将高科技出口占比提升至45%以上。
尽管短期内部分商品类别出口出现放缓迹象,主要受订单调整和关税波动影响——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出口在维持月均超百亿美元后,10月份降至约90亿美元——但业内人士仍持乐观态度,预计年底两个月出口额有望再增数十亿美元,使全年总额接近1000亿美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