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金手巨匠”郑宏山教授

如果说河内越德友谊医院(简称越德医院)是培育越南外科医师“金手”的巅峰洪炉,那么已被授予人民教师称号的郑山教授博士则是“金手巨匠”。

越德医院副院长兼肿瘤科主任的郑教授每天同癌症病人接触,体会到他们遭受病魔折磨的痛苦、求生的希望乃至未竟之志,使他感同身受。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看到Bao&Partners法律事务所主任蔡宝英上传的关于郑教授的故事:蔡宝英的母亲患消化道癌到了终末期,估计存活几率只有5%,经郑教授主刀的8小时半手术后她终于化险为夷,重获新生,堪称奇迹。

 


越德医院副院长郑宏山教授(摄于2021年12月)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山教授在越德医院建院110周年纪念会发表讲话。 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出席越德医院建院110周年纪念会的国家领导人和医院领导班子合影。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山教授参加线上业务座谈会。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在题为“器官捐献”线上座谈会合影。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在与蔡宝英交谈时,郑教授说医学是一个专深领域,一般人难以体会医生所付出的最大努力,一旦病人不治身亡,亲属非常悲伤,有时会归咎于医生。因此,为蔡宝英的母亲施术前,他写了一张“同意施术承诺书”交给宝英

签字,以防万一发生事故他免得对簿公堂,原因是“我每天要做数例像你妈妈那样的重症手术,如果介入官司就没有心思精力去做手术了。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病人着想的!”郑教授的番话让宝英深深感动,但觉得这张承诺书内容太简单,有些病人家属会利用字句疏漏而嫁祸于医护人员,因此他另拟一份承诺书格式交给教授备用。

 

山教授为消化道病人施行手术。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山教授慰问术后病人。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山教授施行手术。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山教授指导后辈医师读片。本报记者陈清江摄

郑教授医德高尚,作风细致,往往亲自记录病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住址、职业和收入,以便开出价格便宜而功效相当的药方。

关于器官移植方面,郑教授介绍,器官移植共有四个环节:供体,受体,施术人员,术后护理。迄今,在我国后三环问题不大,只有头环最困难。器官移植术进入越南之初,器官捐献是个陌生话题,郑教授好比踽踽独行的宣传者。他和同事们随身携带器官捐献登记簿,随时随地向人们解释说服捐献,甚至利用授课或专题讲演的机会进行宣传,有时获得数人登记,有时空手而归。他编撰了一本冠名《器官移植与脑死亡》的书,以帮助提高医院对脑死亡的诊断能力。

山教授是越南消化道手术顶尖专家,擅长肝脏、胰脏和胃部肿瘤手术,尤其是肝脏移植术。荣获政府总理、卫生部的奖状,三等劳动勋章,人民教师称号,20151月获得医学教授学衔。

有一段时间郑教授逢人就说服捐献器官,有些人不耐烦,怪他是“乌鸦嘴”,他不在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每个供体至少可以救活一条生命,并且可以减轻社会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诚如获得郑教授救治而重拾生命的阮氏明泰博士副教授所赞:“郑教授把‘心’和‘才’两个最美的字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病人!” 

 

文/草薇 图/陈清江 译/明明

阮文辉副教授对博物馆陈列的革命

阮文辉副教授对博物馆陈列的“革命”

多年来,越南民族学博物馆一直是越南吸引观众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被国际旅游网评选为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博物馆之一。为了取得今天的成就,近三十年前,有一位先驱者掀起了一场博物馆活动的革命。他就是越南民族学博物馆馆长阮文辉副教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