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手工业

尊午螺钿业

河内富川县专美乡尊午村是有千年历史的螺钿手艺村,历尽种种沧桑变故,其产品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更走出国门,亮相多国。

河内富川县专美乡尊午村是有千年历史的螺钿手艺村,历尽种种沧桑变故,其产品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更走出国门,亮相多国。

在壳片描绘图案工序。本报记者 清江 摄

据村祠亭神谱记载,早在李朝时代(1010-1225)螺钿业就在该村出现。祖师是本地人张功成,考中“太学生”(相当现在的博士),为朝廷武将。他自学成才,创造螺钿开山之作后把技艺传授给村民。最先用木材做坯 ,将贝壳在木板上拼粘成各种图案,后来逐渐利用更多的珍贵蚌螺壳片镶嵌,如褶纹冠蚌、大珠母贝、斑马贝、青螺、红螺等,款式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

工匠们在维海发螺钿制作厂工作。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不少研究者认为越南螺钿艺术位居世界第一。法国研究者Henry Orger(1885-1963)评价:“螺钿匠是真正的艺术家,耐心细致,手巧绝妙。他们善于搭配各种彩色的壳片,和谐协调,使作品璀璨夺目,可以说越南螺钿艺术卓越非凡,在远东近乎独树一帜。越南螺钿匠的产品远远超过广东的。”

尊午村的螺钿产品。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为了获得最好的材质,村民收购全国各地的贝螺壳并从香港、新加坡进口。村里拥有一种特别珍稀的红螺,色彩光华,常用来拼组山景、凤翅、孔雀翼、皇族锦衣的图案。

尊午村的螺钿产品。本报记者 清江 摄

螺钿制作流程一般有6道工序:描绘图案,锯割壳片,凿凹木坯,嵌镶壳片,磨平抛光,用黑粉凸显图画线条。锯割壳片容易造成破裂,工匠要用手打磨烘火后再裁切,有时要用到成千上万块各种不同色彩的小 壳片。加工处理后画面平齐严密无缝,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尊午村的螺钿产品。本报记者 清江 摄

尊午村的产品主要是祠堂、庙宇的匾额对联,乌木床、长柜以及中国三国志人物刘备、关公、张飞,松竹菊梅等挂画。

游客选购螺钿产品。本报记者 清江 摄
尊午村的螺钿产品。本报记者 清江 摄

在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尊午迎头赶上世界趋势,制作细致精妙的风景画和肖像画等,服务顾客不同的爱好,扬帆远航,进军英美俄荷日等国。

文/草薇 图/清江 译/月明

蜂蜡-靛蓝活动亮相首都

“蜂蜡-靛蓝”活动亮相首都

最近,“蜂蜡-靛蓝”活动在越南妇女博物馆举行,参加的有和平省蒙族与高平省瑶族艺人,吸引众多观众的关注。这是展示传统技艺的活动之一,以传播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价值和美好习俗,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