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今日河内 17/10/2014 河内,当年构成北部京畿引人怀恋的古香古色的老街区之旁,今日增添了朝气蓬勃、彩色亮丽的现代化板块,有宽阔平坦的通衢大道,高耸云天的高楼大厦…… 宽阔的新路 距今不久,大约十多年前吧,河内人对小胡同、小街道、棋盘般纵横交错的短街了如指掌。而今,谁敢说自己通晓河内所有街道呢?真是今非昔比,差别太大了!除开中心古街区和旧街区,远一点是已建和在建的重重叠叠的庞大交通网络,每一条路都那么广阔美丽,如升龙、阮志清、黎文良、范雄、屈维进等大路,北灵潭-梅易三环高架路等。 从高处俯瞰,尤其是夜间,河内新路灯光辉煌,绚丽多彩,犹如一条条蜿蜒穿过市区的波光粼粼的河流。不久的将来,河内建成高架铁路,市民和游客将有机会以新鲜的视角浏览今昔河内。 河内披上了新衣,呈现国际级都市的雏形。陈英俊 摄 除夕之夜,还剑湖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阮黄海 摄 西湖畔的现代化都市与带有文化历史价值建筑相结合。丁友俄 摄 越南最现代的日新斜张桥。陈辉煌 摄 南慈廉郡美亭三环高架路段。本报记者功达 摄 法云-惹桥高架速公路交叉点。陈辉煌 摄 青春三环高架路段和高架铁路交叉点。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正在施工的青春高架铁路段。本报记者 毕山 摄 « 按政府总理批准的河内至2030年近景和2050年远景建设总体规划,在还剑湖周围的核心区和古街区、旧街区外围将建设5个卫星都市:和乐-春梅(高技术、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山西(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朔山(绿色工业、高技术工业、高质量服务);富川-明富(工业)。 » 2005年河内人口只有300万,今天超过700多万了。城市人口增长,意味着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有个时期交通堵塞成为河内棘手难医的老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河内市政府提出解决交通堵塞的一系列方案。 首先在市内重要枢纽建设多座钢结构立交桥。这种桥建设速度快、耐用、美观,被视为河内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最佳解决方案。藉此,不到两年的时间,多座立交桥拔地而起,如阮志清-朗下、朗下-泰河、朴寺-西山等,基本解决了堵塞难题,并使本来落后老旧的市区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在满载泥沙的红河上,横架着一度作为首都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的龙边、升龙、章阳等桥梁,今天增建了划世纪的新桥,如永绥、清池、日新等,便利两岸交通。 河内缩小的城市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之外,河内市区也朝着开放、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从前,河内以鳞次栉比的深棕色瓦顶老屋的古街区和古典法式建筑特色浓郁的豪华而浪漫别墅的旧街区著称于世,那么今天,人们还看到许许多多朝气蓬勃、彩色亮丽的现代风格的新都市区。 这是许多外国游客来访河内颇感兴趣的原因。在一个古老迷人的河内之旁,还有一个恍若香港、新加坡、东京或亚洲某些国家首都的河内,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新都市区连成一片,如Keangnam大厦、Indochina Plaza、Petrovietnam 大厦、 灵潭、Ciputra – 南升龙、 Times City、 Royal City、The Manor、Mandarin Vineyard、Vincom Village等。 青春郡Royal City都市区。本报记者 毕山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的停车场和儿童娱乐场所。本报记者陈清江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的购物区一角。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碰碰车场。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Times City都市区的音乐喷泉。本报记者 文权 摄 Royal City都市区一角。本报记者 仲正 摄 Royal City都市区广场。本报记者 毕山 摄 Times City都市区的Oceant Mark超市一角。本报记者 黄玉琪 摄 The Garden 都市区的健身房。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现代化、设施配套齐全、生活方便是这些新型建筑组合的特点。由于公共设施、便民服务良好,居民享受到理想的生活条件。有人比喻河内新型住宅区就是缩小的城市,因为绿化环境优美、超市、学校、医院乃至宾馆、饭店、游泳池、舞场、电影院、健身房、儿童娱乐场等一应俱全。总之,在这“缩小的城市”里很容易找到现代世界应有的几乎一切东西。 对于新都市区的建设,河内市政府精心规划,既保证功能和质量,又保留原有传统景观。因此,古街区和旧街区保持原状,作为核心区的亮点。新都市区则建于外围,以不同的功能相辅相成,构成现代、配套的组合。 自1010年李太祖皇帝从华闾迁都升龙-河内之日起至河内从法国殖民者的占领下获得解放60年,越南的千年文明首都容貌经历了多次变化。每一次都有其特殊历史价值和使命。这次也不例外。河内正在巨变,河内正在崛起,以不愧为全国的“首脑”,祖国的“心脏”和世纪级大首都之一。 文/清和 图/本报记者 协作员 文/清和 图/本报记者 协作员
文化 今日河内 17/10/2014 河内,当年构成北部京畿引人怀恋的古香古色的老街区之旁,今日增添了朝气蓬勃、彩色亮丽的现代化板块,有宽阔平坦的通衢大道,高耸云天的高楼大厦…… 宽阔的新路 距今不久,大约十多年前吧,河内人对小胡同、小街道、棋盘般纵横交错的短街了如指掌。而今,谁敢说自己通晓河内所有街道呢?真是今非昔比,差别太大了!除开中心古街区和旧街区,远一点是已建和在建的重重叠叠的庞大交通网络,每一条路都那么广阔美丽,如升龙、阮志清、黎文良、范雄、屈维进等大路,北灵潭-梅易三环高架路等。 从高处俯瞰,尤其是夜间,河内新路灯光辉煌,绚丽多彩,犹如一条条蜿蜒穿过市区的波光粼粼的河流。不久的将来,河内建成高架铁路,市民和游客将有机会以新鲜的视角浏览今昔河内。 河内披上了新衣,呈现国际级都市的雏形。陈英俊 摄 除夕之夜,还剑湖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阮黄海 摄 西湖畔的现代化都市与带有文化历史价值建筑相结合。丁友俄 摄 越南最现代的日新斜张桥。陈辉煌 摄 南慈廉郡美亭三环高架路段。本报记者功达 摄 法云-惹桥高架速公路交叉点。陈辉煌 摄 青春三环高架路段和高架铁路交叉点。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正在施工的青春高架铁路段。本报记者 毕山 摄 « 按政府总理批准的河内至2030年近景和2050年远景建设总体规划,在还剑湖周围的核心区和古街区、旧街区外围将建设5个卫星都市:和乐-春梅(高技术、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山西(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朔山(绿色工业、高技术工业、高质量服务);富川-明富(工业)。 » 2005年河内人口只有300万,今天超过700多万了。城市人口增长,意味着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有个时期交通堵塞成为河内棘手难医的老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河内市政府提出解决交通堵塞的一系列方案。 首先在市内重要枢纽建设多座钢结构立交桥。这种桥建设速度快、耐用、美观,被视为河内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最佳解决方案。藉此,不到两年的时间,多座立交桥拔地而起,如阮志清-朗下、朗下-泰河、朴寺-西山等,基本解决了堵塞难题,并使本来落后老旧的市区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在满载泥沙的红河上,横架着一度作为首都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的龙边、升龙、章阳等桥梁,今天增建了划世纪的新桥,如永绥、清池、日新等,便利两岸交通。 河内缩小的城市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之外,河内市区也朝着开放、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从前,河内以鳞次栉比的深棕色瓦顶老屋的古街区和古典法式建筑特色浓郁的豪华而浪漫别墅的旧街区著称于世,那么今天,人们还看到许许多多朝气蓬勃、彩色亮丽的现代风格的新都市区。 这是许多外国游客来访河内颇感兴趣的原因。在一个古老迷人的河内之旁,还有一个恍若香港、新加坡、东京或亚洲某些国家首都的河内,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新都市区连成一片,如Keangnam大厦、Indochina Plaza、Petrovietnam 大厦、 灵潭、Ciputra – 南升龙、 Times City、 Royal City、The Manor、Mandarin Vineyard、Vincom Village等。 青春郡Royal City都市区。本报记者 毕山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的停车场和儿童娱乐场所。本报记者陈清江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的购物区一角。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碰碰车场。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Times City都市区的音乐喷泉。本报记者 文权 摄 Royal City都市区一角。本报记者 仲正 摄 Royal City都市区广场。本报记者 毕山 摄 Times City都市区的Oceant Mark超市一角。本报记者 黄玉琪 摄 The Garden 都市区的健身房。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现代化、设施配套齐全、生活方便是这些新型建筑组合的特点。由于公共设施、便民服务良好,居民享受到理想的生活条件。有人比喻河内新型住宅区就是缩小的城市,因为绿化环境优美、超市、学校、医院乃至宾馆、饭店、游泳池、舞场、电影院、健身房、儿童娱乐场等一应俱全。总之,在这“缩小的城市”里很容易找到现代世界应有的几乎一切东西。 对于新都市区的建设,河内市政府精心规划,既保证功能和质量,又保留原有传统景观。因此,古街区和旧街区保持原状,作为核心区的亮点。新都市区则建于外围,以不同的功能相辅相成,构成现代、配套的组合。 自1010年李太祖皇帝从华闾迁都升龙-河内之日起至河内从法国殖民者的占领下获得解放60年,越南的千年文明首都容貌经历了多次变化。每一次都有其特殊历史价值和使命。这次也不例外。河内正在巨变,河内正在崛起,以不愧为全国的“首脑”,祖国的“心脏”和世纪级大首都之一。 文/清和 图/本报记者 协作员 文/清和 图/本报记者 协作员
河内,当年构成北部京畿引人怀恋的古香古色的老街区之旁,今日增添了朝气蓬勃、彩色亮丽的现代化板块,有宽阔平坦的通衢大道,高耸云天的高楼大厦…… 宽阔的新路 距今不久,大约十多年前吧,河内人对小胡同、小街道、棋盘般纵横交错的短街了如指掌。而今,谁敢说自己通晓河内所有街道呢?真是今非昔比,差别太大了!除开中心古街区和旧街区,远一点是已建和在建的重重叠叠的庞大交通网络,每一条路都那么广阔美丽,如升龙、阮志清、黎文良、范雄、屈维进等大路,北灵潭-梅易三环高架路等。 从高处俯瞰,尤其是夜间,河内新路灯光辉煌,绚丽多彩,犹如一条条蜿蜒穿过市区的波光粼粼的河流。不久的将来,河内建成高架铁路,市民和游客将有机会以新鲜的视角浏览今昔河内。 河内披上了新衣,呈现国际级都市的雏形。陈英俊 摄 除夕之夜,还剑湖绚丽多姿、流光溢彩。阮黄海 摄 西湖畔的现代化都市与带有文化历史价值建筑相结合。丁友俄 摄 越南最现代的日新斜张桥。陈辉煌 摄 南慈廉郡美亭三环高架路段。本报记者功达 摄 法云-惹桥高架速公路交叉点。陈辉煌 摄 青春三环高架路段和高架铁路交叉点。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正在施工的青春高架铁路段。本报记者 毕山 摄 « 按政府总理批准的河内至2030年近景和2050年远景建设总体规划,在还剑湖周围的核心区和古街区、旧街区外围将建设5个卫星都市:和乐-春梅(高技术、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山西(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朔山(绿色工业、高技术工业、高质量服务);富川-明富(工业)。 » 2005年河内人口只有300万,今天超过700多万了。城市人口增长,意味着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有个时期交通堵塞成为河内棘手难医的老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河内市政府提出解决交通堵塞的一系列方案。 首先在市内重要枢纽建设多座钢结构立交桥。这种桥建设速度快、耐用、美观,被视为河内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最佳解决方案。藉此,不到两年的时间,多座立交桥拔地而起,如阮志清-朗下、朗下-泰河、朴寺-西山等,基本解决了堵塞难题,并使本来落后老旧的市区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在满载泥沙的红河上,横架着一度作为首都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的龙边、升龙、章阳等桥梁,今天增建了划世纪的新桥,如永绥、清池、日新等,便利两岸交通。 河内缩小的城市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之外,河内市区也朝着开放、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从前,河内以鳞次栉比的深棕色瓦顶老屋的古街区和古典法式建筑特色浓郁的豪华而浪漫别墅的旧街区著称于世,那么今天,人们还看到许许多多朝气蓬勃、彩色亮丽的现代风格的新都市区。 这是许多外国游客来访河内颇感兴趣的原因。在一个古老迷人的河内之旁,还有一个恍若香港、新加坡、东京或亚洲某些国家首都的河内,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新都市区连成一片,如Keangnam大厦、Indochina Plaza、Petrovietnam 大厦、 灵潭、Ciputra – 南升龙、 Times City、 Royal City、The Manor、Mandarin Vineyard、Vincom Village等。 青春郡Royal City都市区。本报记者 毕山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的停车场和儿童娱乐场所。本报记者陈清江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的购物区一角。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Royal City都市区碰碰车场。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Times City都市区的音乐喷泉。本报记者 文权 摄 Royal City都市区一角。本报记者 仲正 摄 Royal City都市区广场。本报记者 毕山 摄 Times City都市区的Oceant Mark超市一角。本报记者 黄玉琪 摄 The Garden 都市区的健身房。本报记者 陈清江 摄 现代化、设施配套齐全、生活方便是这些新型建筑组合的特点。由于公共设施、便民服务良好,居民享受到理想的生活条件。有人比喻河内新型住宅区就是缩小的城市,因为绿化环境优美、超市、学校、医院乃至宾馆、饭店、游泳池、舞场、电影院、健身房、儿童娱乐场等一应俱全。总之,在这“缩小的城市”里很容易找到现代世界应有的几乎一切东西。 对于新都市区的建设,河内市政府精心规划,既保证功能和质量,又保留原有传统景观。因此,古街区和旧街区保持原状,作为核心区的亮点。新都市区则建于外围,以不同的功能相辅相成,构成现代、配套的组合。 自1010年李太祖皇帝从华闾迁都升龙-河内之日起至河内从法国殖民者的占领下获得解放60年,越南的千年文明首都容貌经历了多次变化。每一次都有其特殊历史价值和使命。这次也不例外。河内正在巨变,河内正在崛起,以不愧为全国的“首脑”,祖国的“心脏”和世纪级大首都之一。 文/清和 图/本报记者 协作员
更多>> 1954年至1969年期间《越南画报》上的胡志明主席19/05/2025文化1954年至1969年期间,《越南画报》的前身《越南图片》荣幸且自豪地刊登了数千张关于胡志明主席对内及对外活动的照片。 2025 年联合国卫塞节:彰显重要的人文价值13/05/2025文化胡志明市医药大学医院的首例心脏移植手术17/04/2025文化怀念盛村年画11/04/2025文化“Z世代的民间艺术” 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28/01/2025文化2024年越南国际防务展24/12/2024文化北件省岱依族的碗舞 30/11/2024文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