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村:重现河内楮纸记忆
在喧嚣的都市中,河内西湖坊安泰村(又称柚村)的独特文化空间焕发新生,推介传统的楮纸制造业,这是保护和传播河内部分曾消失的文化记忆的不懈努力。
安泰村被誉为升龙地区楮纸制造业的“摇篮”。昔日,捣碎构树皮的槌声,以及纸张滤槽中潺潺的水声,曾是耳熟能详的声响,与昔日河内几代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在2000 年,随着造纸合作社的相继解散,这项古老技艺逐渐衰落。安泰村艺人也相继老去,槌声渐行渐远,楮纸逐渐消失被人遗忘。
2024 年,在栀晒街189号,柚坊人委会正式开张“楮纸制造业推介文化旅游站”。这里是一个“活态博物馆”,过去与现在交织融合,游客可在此深入了解、亲身体验楮纸的全过程,并与村里艺人交流。
步入大门,一块红色巨幅标牌上,以白色字体醒目地介绍了越南楮纸和古柚村的历史。展览空间生动地展示了楮纸制作的传统工序:从构树的起源,到选皮、捣碎、用植物熬制胶水,再到捞纸、砑光、晾晒等环节。所有这些都通过逼真的塑像、图片和实物得以呈现,帮助观众们更加了解一张楮纸来之不易的全部制作过程。
画家兼书法家阮维德分享道:“重现安泰村的制纸空间不仅是保护古老技艺,更是复兴河内居民一部分的文化记忆。我喜爱书法,并对楮纸颇感兴趣,因楮纸在创作过程中几乎是无可替代的材料,故而来到这里”。
到这儿,在 Zó Project 社会企业的成员指导下,游客可亲手捣构树皮、研磨麻料和捞纸等有趣活动。该空间也是为年轻一代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书法班、创作营、楮纸绘画展等活动,为年轻人滋养文化血脉贡献力量。
热爱传统文化的在加拿大留学生阮锦丽分享:“我已学书法。知道在楮纸写得不容易,但一旦掌握,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在现代生活中,栀晒街的“楮纸博物馆”是一个精神支柱,吸引着那些渴望寻根溯源、找回生活中精致与从容的人们。
文/越南画报 银河 图/庆龙 资料 译/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