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越南 Marc De Muynck的越南爱心之行 01/06/2020 隆安省芹约孤儿教育中心是马克•德•穆恩克(Marc De Muynck)在越南慈善事业的结晶。 Marc De Muynck 2001年第一次到越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旅行,主要探访了西南部各省,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发现,在这个S形国度还有贫苦人群和不幸儿童,激发他的恻隐之心,于是2006年他再次来到越南,以便帮助困境的人们。 他走遍了槟椥、朔庄、茶荣、隆安等省考察调研、开展慈善活动,如挖水井、建校舍、捐献爱心屋、赠送净水器、送给贫困学生助学金。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创始人马克•德•穆恩克。本报记者 山义 摄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可收容100名儿童,现有11位员工和志愿者,照顾11名孤儿,年龄从5至30个月大。本报记者 山义 摄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是马克•德•穆恩克在越南慈善事业的结晶,是帮助困境的儿童之地。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热情周到地照顾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儿童。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给孩子吃粥。本报记者 山义 摄 办理出生证时,中心给他们起名“杨明某”,杨是杨金莲的姓,明是马克的越南名。本报记者 山义 摄 秘书兼翻译阮氏红珅为马克先生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和杨金莲女士在由法国非政府组织送给西南部居民的清洁水器系统旁留影。图/资料 马克先生与朋友们送给西部各省贫困学生奖学金和自行车。图/资料 马克先生与Les Enfants du Dragon慈善协会代表向朔庄省困境居民赠爱心屋。图/资料 在隆安省政府的支持下,他向国内外朋友和好心人士发起募捐活动,在芹约建起孤儿收容教养中心。2016年末,占地20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孤儿院拔地而起,可收容100名儿童。现有11位员工和志愿者,照顾11名孤儿,年龄从5至30个月大。 该中心的共同创始人杨金莲女士是马克先生最早在越南认识的朋友,曾为人地生疏的这位外国朋友提供了很大帮助。杨女士分享:“我关心孤儿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马克先生和杨女士被看作该中心孤儿们的父母。这些孤儿都是被遗弃的,办理出生证时,中心给他们起名“杨明某”。杨是杨金莲的姓,明是马克的越南名。回答记者“您的付出会得到什么回报?”的提问时,马克意味深长地说:“献爱心添温暖是我的心愿。看见获赠学具的小朋友喜笑颜开,获赠药品的病人充满感激的眼神,获赠屋子的无家可归者流下幸福的热泪,我得到很大的慰藉,这是无价的回报啊!” 文/山义 图/山义 资料 文/山义 图/山义 资料
外眼看越南 Marc De Muynck的越南爱心之行 01/06/2020 隆安省芹约孤儿教育中心是马克•德•穆恩克(Marc De Muynck)在越南慈善事业的结晶。 Marc De Muynck 2001年第一次到越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旅行,主要探访了西南部各省,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发现,在这个S形国度还有贫苦人群和不幸儿童,激发他的恻隐之心,于是2006年他再次来到越南,以便帮助困境的人们。 他走遍了槟椥、朔庄、茶荣、隆安等省考察调研、开展慈善活动,如挖水井、建校舍、捐献爱心屋、赠送净水器、送给贫困学生助学金。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创始人马克•德•穆恩克。本报记者 山义 摄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可收容100名儿童,现有11位员工和志愿者,照顾11名孤儿,年龄从5至30个月大。本报记者 山义 摄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是马克•德•穆恩克在越南慈善事业的结晶,是帮助困境的儿童之地。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热情周到地照顾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儿童。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给孩子吃粥。本报记者 山义 摄 办理出生证时,中心给他们起名“杨明某”,杨是杨金莲的姓,明是马克的越南名。本报记者 山义 摄 秘书兼翻译阮氏红珅为马克先生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和杨金莲女士在由法国非政府组织送给西南部居民的清洁水器系统旁留影。图/资料 马克先生与朋友们送给西部各省贫困学生奖学金和自行车。图/资料 马克先生与Les Enfants du Dragon慈善协会代表向朔庄省困境居民赠爱心屋。图/资料 在隆安省政府的支持下,他向国内外朋友和好心人士发起募捐活动,在芹约建起孤儿收容教养中心。2016年末,占地20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孤儿院拔地而起,可收容100名儿童。现有11位员工和志愿者,照顾11名孤儿,年龄从5至30个月大。 该中心的共同创始人杨金莲女士是马克先生最早在越南认识的朋友,曾为人地生疏的这位外国朋友提供了很大帮助。杨女士分享:“我关心孤儿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马克先生和杨女士被看作该中心孤儿们的父母。这些孤儿都是被遗弃的,办理出生证时,中心给他们起名“杨明某”。杨是杨金莲的姓,明是马克的越南名。回答记者“您的付出会得到什么回报?”的提问时,马克意味深长地说:“献爱心添温暖是我的心愿。看见获赠学具的小朋友喜笑颜开,获赠药品的病人充满感激的眼神,获赠屋子的无家可归者流下幸福的热泪,我得到很大的慰藉,这是无价的回报啊!” 文/山义 图/山义 资料 文/山义 图/山义 资料
隆安省芹约孤儿教育中心是马克•德•穆恩克(Marc De Muynck)在越南慈善事业的结晶。 Marc De Muynck 2001年第一次到越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旅行,主要探访了西南部各省,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发现,在这个S形国度还有贫苦人群和不幸儿童,激发他的恻隐之心,于是2006年他再次来到越南,以便帮助困境的人们。 他走遍了槟椥、朔庄、茶荣、隆安等省考察调研、开展慈善活动,如挖水井、建校舍、捐献爱心屋、赠送净水器、送给贫困学生助学金。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创始人马克•德•穆恩克。本报记者 山义 摄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可收容100名儿童,现有11位员工和志愿者,照顾11名孤儿,年龄从5至30个月大。本报记者 山义 摄 芹约孤儿教育中心是马克•德•穆恩克在越南慈善事业的结晶,是帮助困境的儿童之地。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热情周到地照顾芹约孤儿教育中心儿童。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给孩子吃粥。本报记者 山义 摄 办理出生证时,中心给他们起名“杨明某”,杨是杨金莲的姓,明是马克的越南名。本报记者 山义 摄 秘书兼翻译阮氏红珅为马克先生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报记者 山义 摄 马克先生和杨金莲女士在由法国非政府组织送给西南部居民的清洁水器系统旁留影。图/资料 马克先生与朋友们送给西部各省贫困学生奖学金和自行车。图/资料 马克先生与Les Enfants du Dragon慈善协会代表向朔庄省困境居民赠爱心屋。图/资料 在隆安省政府的支持下,他向国内外朋友和好心人士发起募捐活动,在芹约建起孤儿收容教养中心。2016年末,占地20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孤儿院拔地而起,可收容100名儿童。现有11位员工和志愿者,照顾11名孤儿,年龄从5至30个月大。 该中心的共同创始人杨金莲女士是马克先生最早在越南认识的朋友,曾为人地生疏的这位外国朋友提供了很大帮助。杨女士分享:“我关心孤儿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马克先生和杨女士被看作该中心孤儿们的父母。这些孤儿都是被遗弃的,办理出生证时,中心给他们起名“杨明某”。杨是杨金莲的姓,明是马克的越南名。回答记者“您的付出会得到什么回报?”的提问时,马克意味深长地说:“献爱心添温暖是我的心愿。看见获赠学具的小朋友喜笑颜开,获赠药品的病人充满感激的眼神,获赠屋子的无家可归者流下幸福的热泪,我得到很大的慰藉,这是无价的回报啊!” 文/山义 图/山义 资料
更多>> 木村裕一画家与《和宝宝一起玩》绘本集15/06/2025外眼看越南《和宝宝一起玩》是日本著名的绘本集,由木村裕一画家亲自操刀创作及绘画。该绘本集已经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并且成功售出版权。尤其在越南,销售量已达数万册,成为众多儿童的亲密朋友。 鲁尼恩医生助力越南医院复杂颌面外科项目15/06/2025外眼看越南比利时艺人在越南踩高跷表演19/05/2025外眼看越南胡志明主席永远活在国际友人的心中19/05/2025外眼看越南促进越南残疾人融合的教育和领导能力14/03/2025外眼看越南Doseba Tua Sinay怀着一颗爱心关爱着越南儿童02/03/2025外眼看越南韩国钢琴家Bokyung Lee的《越南花簇》情结08/02/2025外眼看越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