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风情

越南考古学的百年业绩

河内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越南考古学魁宝”专题展室所陈列的300件文物,是越南考古学百多年来最重要的发现,吸引国内外观众的眼球。
展室分为史前时期、金属时期、历史时期陈列从史前时期到黎中兴封建时期(17-18世纪)的代表性文物。史前时期的文物有石制、陶制劳动工具和装饰品等。 

金属时期有北部东山文化、中部沙黄文化和南部同奈文化等三大文化中心的文物。东山文化是北部红河、马江、蓝江流域前东山文化发展而成的本土文化。出土文物有逢源、同豆文化的石制手镯、串珠、耳环,清化的金星铜鼓,东山文化的铜坛、铜钟。另外还有铜制的斧、戈、箭、犁、锄、镰等。

中部沙黄文化是本土文化,从新石器后期延续至铁器时期(距今约3000-2000年)。文物有广义省沙黄出土的玻璃串珠,平定省同甘遗址出土的有盖坛棺,还有陶灯、玻璃串珠等。

河内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越南考古学魁宝展室。

越南考古学魁宝展室 一角。

距今2500—2000年东山文化金星铜鼓,清化省寿春县金星镇出土。由国家历史博物馆2006年发掘。

周干古墓的棺材,长1.85 至 2.32米,直径 约  0.5米。这棺材用一棵原木纵向劈成厚薄两部分,厚的为棺身,薄的为棺盖。死者薄布裹身仰卧,双腿伸直,双臂贴身伸直。随葬物有铜斧、铜枪、铜镜,竹木陶制用品,特别是葫芦瓜壳做的 用品。

距今 2500—2000年东山文化铜犁,河内东英县古螺出土。

距今2500-2000年东山文化富方一号铜鼓。1973年河内巴为县富方乡出土,旁边是鼓面拓版。

游客用放大镜观看林同省吉仙出土的第8-9世纪的金制林伽。

同奈文化的文物有1994年荣家窝遗迹出土的石料、玛瑙、玻璃制兽头形耳环,越南最早的金制文物:串珠、金戒子、金叶等,巴地-头顿省龙山遗迹出土的陶锅、陶灶,还有隆安省果乌寺遗址出土的文物。

此外,也陈列平阳省富正出土的若干铜鼓,表明越南金属时期各文化中心之间的广泛交流。

历史时期区陈列公元初十个世纪的文物,其中有占婆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美山的广南省茶乔式和平定省塔满式大型石雕,诸如石狮、金翅鸟、僧侣雕像、婆那加碑;3至6世纪喔㕭-扶南文化的金戒子、太阳纹饰金片等。

封建时期文物有古城遗物,如宁平省花闾的鸳鸯瓦、石砖等,最起眼的是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清化省的胡朝城和河内升龙皇城出土的文物。


距今 2500年同奈文化铜兽。1977年平阳省新苑县寺坡出土。四腿兽像站在长方形垫子上,头部高仰,嘴长而宽。

距今 2500-2000年东山文化铜石箭头。河内东英县古螺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铜箭及其铸模和弩弓扳机,表明古螺曾是安阳王朝代瓯雒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1-3世纪陶屋。1936年3月法国考古学家L.Bezacier 在河内市 纸桥地区发现。这是公元初十个世纪在砖砌坟墓普遍发现的随葬物。   

1-3世纪铜壶,河内富川县出土,铸造技术和装饰带有东山文化风格,表明东山文化一直延续至公元初。壶口刻有14个汉字:“屡楼壶容一石,名曰万岁,位第十六”。

占婆石像。

12-13世纪占婆文化石狮,平定省塔满出土。狮子是占婆普遍的雕像,是王权、贵族、权威的象征。

12-13世纪占婆文化湿婆石像,平定省塔满出土。湿婆是印度教至尊神。

18-19世纪石英林伽,林同省吉仙出土。这是一种大型祀器,多用砂岩制成。在吉仙发现的是黄金或石英制的小型林伽,很少见。

自左至右:15世纪黎初时期琵琶瓶,贵族女士像,蓝花陶凤形壶。1997-2000年广南省会安劬劳占出水的古船。

这套文物从2016至2018年2月曾在德国展出,颇受德国广大公众关注。越德两国推进了考古学领域的合作,如学术研究出版、人员培训、文物发掘保管等。
 
报道/陈功达  陈清江

报道/陈功达 陈清江

讲武场与黎朝武器

讲武场与黎朝武器

近日,河内博物馆举办了题为“讲武场与黎朝兵器”展览会,展示了200多个文物、图片和资料,让国内外游客有机会参观昔日升龙京城的第一所国家武备学校和号称国家宝物的黎朝兵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