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得农——石与水的赞歌

数百万年的火山强烈喷发和地壳特殊构造运动形成了得农全球地质公园。该公园拥有一系列原始而雄伟的洞穴、熔岩田和瀑布,犹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令人陶醉的景致。 克隆奴——洞穴与火山“王国” 
 
克隆奴距得农省会嘉义市东北约100公里,被视为得农全球地质公园的核心,是火山和洞穴的“王国”。
 
得农的地质发展可以追溯至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这片土地曾经是广阔海底的一部分。直到古近纪时期(大约6000万年前),海水消退,地面升高,火山开始出现,多次喷发岩浆一直持续到大约1万年前。
 
特别是,克隆奴县板珠县楚布卢克火山强烈的喷发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火山洞穴系统。因此,在楚布卢克火山附近,人们发现了许多具有独特结构的火山洞穴,如 C7、C9、C6.1、C6等。
 


C9洞是热爱探索大自然旅游爱好者的理想落脚点。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楚布卢克火山洞穴群的C8洞口呈现垂直的悬崖。本报记者 功达 摄


C9 洞内拱顶之美。本报记者 功达 摄


C9 洞腔高12米,宽15米。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在谷如和得明两县发现的由得农全球地质公园构造运动形成的化石木和玛瑙石。本报记者 功达 摄

位于克隆奴县的南卡火山是得农地质公园最美火山之一。本报记者 功达 摄


500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南卡火山口绝美景致。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探索克隆奴县楚布卢克火山洞穴群旅程中的岩石路。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游客探索得农全球地质公园的原始美。本报记者 功达 摄

科学家们在得农全球地质公园的洞穴中发现了7000-10000年史前人类生活留下的痕迹。 这是世界上火山洞穴未曾发现的现象。
从克隆奴县得敏镇出发,我们带着照相机、食品和手电筒开始探索克隆奴火山洞穴旅程。
 
在最靠近楚布卢克火山的C9洞,我们下到20米深的底部,借助从洞口射入的光线,眼前是像似《侏罗纪公园》影片中那些令人惊叹的画面,绚丽多彩、形状各异的熔岩重叠,大片地衣、蕨类和其他软体植物郁郁葱葱,景色玄妙,就像回归地球的原始年代。再往深处走,洞壁呈现美丽的红褐色,脚下是日久强烈风化的火山灰岩层。
 
越南地质与矿产总局前局长阮文舜说,同世界若干国家的火山洞穴,例如 韩国旅游标志的济州岛万丈窟相比,克隆奴火山洞穴系统更加庞大更具吸引力。
 
石与水的赞歌
 
数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形成了断层带和火山的熔岩喷发,得农地形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色拉波河及同奈河的流向随之改变,形成了琉璃、滑梯、七层、嘉隆和德瑞夫等雄伟壮观的天然瀑布。
 
在嘉义市,流经诺基朗村的得尼溪形成的30多米高朗农瀑布,构成了山林的独特美景。从悬崖上,瀑布犹如美女的长发披散在林中奔腾飞泻而下。瀑布脚下,宽达百米的拱形洞,由成千上万的火成岩柱组成,像蜂窝状层层叠叠,爬满了蕨类和苔藓,魅力无穷。
 


得乐和得农两省交界地壮观秀丽的德瑞夫瀑布。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克隆奴县得苏乡嘉隆瀑布悬崖上的美丽自然地质构造。本报记者 功达 摄


花岗岩瀑布(又称滑梯瀑布)位于达送国家公园,景致绚丽多彩。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林政人员在达东国家森林巡逻。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居住在得农全球地质公园的麻族同胞与锣铮文化。本报记者 清和 摄


位于得农省最高山脉的达松自然保护区的达松湖是吸引旅游地址。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克隆奴的嘉隆-德瑞夫瀑布群被认为西原最著名的胜景。在这里,石、水和森林融为一体,就像一首美妙的山林之歌。瀑布周围是熔岩流经过数百万年冷却而形成奇特美丽的悬崖险礁。
 

得农地质公园面积达4760多平方公里,横跨该省的6个县市,包括克隆奴(Krong No)县、谷如(Cu Jut)县、得明(Dak Mil)县、得双(Dak Song)县、得格朗(DakGlong)、嘉义市(县级), 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越南第三个全球地质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得农世界地质公园是摩农、麻、埃第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丰富多样,构成了独树一帜的人类文化遗产,如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杰作锣钲文化空间。这也是以大约2500年前火成岩制成的古石琴的故乡,堪称人类最古老乐器之一。
 
得农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孙氏玉幸女士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地质公园网络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得农的各种类型遗产不再局限于地方和国家所有,而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因此,得农省将促进旅游宣传和推介工作,如参加国内外促进旅游活动,以招商引资,吸引游客。
 
文/清和   图/功达  清和

北山弓形地带之宝物

北山弓形地带之“宝物”

北山弓形地带在考古、历史、文化和地貌、地质方面的独特价值不仅被科学界视为“宝物”,也是谅山省未来全球地质公园周边旅游发展的“钥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