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演出产业发展
起源于纪念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的阅兵游行活动,如今“国家音乐会”已成为年轻人用来指代国家级大型艺术活动的流行词。连日来,为纪念八月革命胜利和九·二国庆80周年,一系列盛大音乐会相继举行。如由越南电视台主办的《V Concert-光辉越南》和《V Fest-绚烂青春》等国家级音乐活动每晚吸引了2.5万名观众;由《人民报》社与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祖国在我心中》政论文艺演出吸引了超过5万名观众,将美亭国家体育场染成红色;《自豪是越南人》吸引了3万名观众。
这是政论文艺演出活动史上前所未有的数字。其不仅表明爱国主义音乐在广大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流行趋势正在形成,而且充分肯定了“国家音乐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潜力。值得一提的是各场音乐会的门票屡屡“秒空”,线上注册系统一度“瘫痪”。
近几天“国家音乐会”的热度已经证明,只要投入得当、精心制作与传播,政论文艺演出活动完全可以满足思想内容、艺术品质和经济价值的要求。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外,这些活动还带动旅游、住宿、交通运输、时尚和餐饮等产业发展。特别是这些音乐会在数字平台上得到广泛的传播更助力加深越南团结,激发民族精神,传播越南音乐和现代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打造“越南制造”音乐产品,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越南国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裴怀山副教授认为,“国家音乐会”如果能够打造长期品牌,与相关服务行业紧密结合的话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演出,而且将成为文化产业和国家形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促进创新生态系统
过去,吸引数万人参与的大型音乐会只是大型企业或著名娱乐明星的“游戏”,但如今,“国家音乐会”凸显了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和责任担当。
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越南记者协会主席、《人民报》总编辑黎国明表示,《祖国在我心中》活动证明主流媒体在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精神空间方面的先锋作用和能力。越南电视台副总经理杜青海强调,“V Concert”为电视人提供了挑战与机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国家音乐会”不仅展示了艺术、科技、政治信息与多平台传播的融合,而且体现出文化社会化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为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更深入地参与文化创作链条,发挥引领、指导和组织大型艺术活动的作用开辟方向并注入动力。
为让“国家音乐会”走得更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河内国家大学跨学科与艺术学院文化产业与遗产学系讲师黄氏秋河指出,除提高节目和产品开发的专业性和创造力之外,越南需要制定长远战略和配套政策,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如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公私合作、重点投资于创新和高水平表演人才培养活动。
另外,还需完善演出基础设施,与旅游、时尚、美食、手工艺和数字内容产业等领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提升附加值,增加观众体验,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