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富丽的暹赣寺 22/12/2014 暹赣寺是高棉人的精美建筑工程 ,也是到薄辽参观的游客不可错过的著名信仰旅游点。 这座高棉族的小乘佛寺名为“暹赣”,源于生活在薄辽的中国潮州人的潮州话,意为“靠水”,因为以前这里靠近沿海沙洲。走在薄辽市协成乡龙眼树绿荫蔽日的公路上,我们就看见了建筑风格独特的暹赣寺,不愧为南部高棉寺院系列最大、最美寺之一。 该寺开向东方的大门呈高棉特征的土黄色,饰以精美的花纹,顶上立着三座柬埔寨吴哥式塔,并有精雕细刻的多头蛇像。同大门相连的围墙上也雕着神蛇和五颜六色花纹,十分惹眼。 从大门到正殿100米长的通道两旁是笔直高耸的星树、油树,展现建于1887年古寺的庄严肃穆、升平祥和的空间。 古寺院子周围是笔直高耸的糖棕树。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是南部高棉寺院系列最大、最美寺之一。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寺门顶上立着三座柬埔寨吴哥式塔,并有精雕细刻的多头蛇像。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屋顶多层重叠,中间凸起犹如高耸入云的塔尖。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僧房的5头蛇形饰物。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寺庙僧房外的Krud鸟神雕像。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设有萨拉房(禅堂)、僧房、庵等。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正殿外花纹精致的浮雕。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卧式佛像是游客前来进香最多的地点之一。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正殿里祭坛最高处摆着巨大的佛像,下面是一系列不同姿态的小佛像表示佛祖化身的各阶段。 本报记者 黎明 摄 萨拉房墙壁、顶棚上的浮雕、壁画描绘佛祖的生平。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还是南部文化教育中心, 18岁前的高棉孩子要入寺3年学习高棉字、巴厘字和佛经, 了解本族的文化特色。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正殿周围建有高棉特征的许多宝塔。本报记者 黎明 摄 高棉人认为佛祖修行之路自西而东,所以正殿一般坐西朝东。地基高1.5米,建有多级台阶,周围有走廊环绕。屋顶多层重叠,中间凸起犹如高耸入云的塔尖,末端雕成柔和弯曲的细长蛇尾伸向天空。屋顶边缘和结合部雕着高棉龙像,龙头复式、龙身趴着、龙尾上翘,形似高棉人的木船。 走进正殿前,游客要脱帽子鞋子表示恭敬。殿里祭坛最高处摆着巨大的佛像,下面是一系列不同姿态的小佛像表示佛祖化身的各阶段。最特别的是墙壁、顶棚、柱子上五颜六色的浮雕、壁画,描绘佛祖的生平和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的柬埔寨版Reamker史诗,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正殿对面是5头蛇形的蜡烛台,每逢礼拜日点燃巨烛,寓意佛法普照尘世,使人向善,就像蛇类获得佛祖慈悲之心感化。 暹赣寺设有萨拉房(禅堂)、僧房、庵、骨塔等。萨拉是到正殿礼拜之前僧侣和教徒议事和备礼的场所,也有壁画等饰物。正殿周围建有高棉特征的许多宝塔。 不仅是进行宗教活动之地,暹赣寺还是文化教育中心,收藏和保存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18岁前的高棉孩子要入寺3年学习高棉字、巴厘字和佛经,了解本族的文化特色。 文/阮武成达 图/仲正 黎明 文/阮武成达 图/仲正 黎明
旅游 富丽的暹赣寺 22/12/2014 暹赣寺是高棉人的精美建筑工程 ,也是到薄辽参观的游客不可错过的著名信仰旅游点。 这座高棉族的小乘佛寺名为“暹赣”,源于生活在薄辽的中国潮州人的潮州话,意为“靠水”,因为以前这里靠近沿海沙洲。走在薄辽市协成乡龙眼树绿荫蔽日的公路上,我们就看见了建筑风格独特的暹赣寺,不愧为南部高棉寺院系列最大、最美寺之一。 该寺开向东方的大门呈高棉特征的土黄色,饰以精美的花纹,顶上立着三座柬埔寨吴哥式塔,并有精雕细刻的多头蛇像。同大门相连的围墙上也雕着神蛇和五颜六色花纹,十分惹眼。 从大门到正殿100米长的通道两旁是笔直高耸的星树、油树,展现建于1887年古寺的庄严肃穆、升平祥和的空间。 古寺院子周围是笔直高耸的糖棕树。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是南部高棉寺院系列最大、最美寺之一。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寺门顶上立着三座柬埔寨吴哥式塔,并有精雕细刻的多头蛇像。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屋顶多层重叠,中间凸起犹如高耸入云的塔尖。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僧房的5头蛇形饰物。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寺庙僧房外的Krud鸟神雕像。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设有萨拉房(禅堂)、僧房、庵等。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正殿外花纹精致的浮雕。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卧式佛像是游客前来进香最多的地点之一。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正殿里祭坛最高处摆着巨大的佛像,下面是一系列不同姿态的小佛像表示佛祖化身的各阶段。 本报记者 黎明 摄 萨拉房墙壁、顶棚上的浮雕、壁画描绘佛祖的生平。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还是南部文化教育中心, 18岁前的高棉孩子要入寺3年学习高棉字、巴厘字和佛经, 了解本族的文化特色。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正殿周围建有高棉特征的许多宝塔。本报记者 黎明 摄 高棉人认为佛祖修行之路自西而东,所以正殿一般坐西朝东。地基高1.5米,建有多级台阶,周围有走廊环绕。屋顶多层重叠,中间凸起犹如高耸入云的塔尖,末端雕成柔和弯曲的细长蛇尾伸向天空。屋顶边缘和结合部雕着高棉龙像,龙头复式、龙身趴着、龙尾上翘,形似高棉人的木船。 走进正殿前,游客要脱帽子鞋子表示恭敬。殿里祭坛最高处摆着巨大的佛像,下面是一系列不同姿态的小佛像表示佛祖化身的各阶段。最特别的是墙壁、顶棚、柱子上五颜六色的浮雕、壁画,描绘佛祖的生平和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的柬埔寨版Reamker史诗,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正殿对面是5头蛇形的蜡烛台,每逢礼拜日点燃巨烛,寓意佛法普照尘世,使人向善,就像蛇类获得佛祖慈悲之心感化。 暹赣寺设有萨拉房(禅堂)、僧房、庵、骨塔等。萨拉是到正殿礼拜之前僧侣和教徒议事和备礼的场所,也有壁画等饰物。正殿周围建有高棉特征的许多宝塔。 不仅是进行宗教活动之地,暹赣寺还是文化教育中心,收藏和保存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18岁前的高棉孩子要入寺3年学习高棉字、巴厘字和佛经,了解本族的文化特色。 文/阮武成达 图/仲正 黎明 文/阮武成达 图/仲正 黎明
暹赣寺是高棉人的精美建筑工程 ,也是到薄辽参观的游客不可错过的著名信仰旅游点。 这座高棉族的小乘佛寺名为“暹赣”,源于生活在薄辽的中国潮州人的潮州话,意为“靠水”,因为以前这里靠近沿海沙洲。走在薄辽市协成乡龙眼树绿荫蔽日的公路上,我们就看见了建筑风格独特的暹赣寺,不愧为南部高棉寺院系列最大、最美寺之一。 该寺开向东方的大门呈高棉特征的土黄色,饰以精美的花纹,顶上立着三座柬埔寨吴哥式塔,并有精雕细刻的多头蛇像。同大门相连的围墙上也雕着神蛇和五颜六色花纹,十分惹眼。 从大门到正殿100米长的通道两旁是笔直高耸的星树、油树,展现建于1887年古寺的庄严肃穆、升平祥和的空间。 古寺院子周围是笔直高耸的糖棕树。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是南部高棉寺院系列最大、最美寺之一。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寺门顶上立着三座柬埔寨吴哥式塔,并有精雕细刻的多头蛇像。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屋顶多层重叠,中间凸起犹如高耸入云的塔尖。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僧房的5头蛇形饰物。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寺庙僧房外的Krud鸟神雕像。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设有萨拉房(禅堂)、僧房、庵等。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正殿外花纹精致的浮雕。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卧式佛像是游客前来进香最多的地点之一。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正殿里祭坛最高处摆着巨大的佛像,下面是一系列不同姿态的小佛像表示佛祖化身的各阶段。 本报记者 黎明 摄 萨拉房墙壁、顶棚上的浮雕、壁画描绘佛祖的生平。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暹赣寺还是南部文化教育中心, 18岁前的高棉孩子要入寺3年学习高棉字、巴厘字和佛经, 了解本族的文化特色。本报记者 仲正 摄 暹赣寺正殿周围建有高棉特征的许多宝塔。本报记者 黎明 摄 高棉人认为佛祖修行之路自西而东,所以正殿一般坐西朝东。地基高1.5米,建有多级台阶,周围有走廊环绕。屋顶多层重叠,中间凸起犹如高耸入云的塔尖,末端雕成柔和弯曲的细长蛇尾伸向天空。屋顶边缘和结合部雕着高棉龙像,龙头复式、龙身趴着、龙尾上翘,形似高棉人的木船。 走进正殿前,游客要脱帽子鞋子表示恭敬。殿里祭坛最高处摆着巨大的佛像,下面是一系列不同姿态的小佛像表示佛祖化身的各阶段。最特别的是墙壁、顶棚、柱子上五颜六色的浮雕、壁画,描绘佛祖的生平和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的柬埔寨版Reamker史诗,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正殿对面是5头蛇形的蜡烛台,每逢礼拜日点燃巨烛,寓意佛法普照尘世,使人向善,就像蛇类获得佛祖慈悲之心感化。 暹赣寺设有萨拉房(禅堂)、僧房、庵、骨塔等。萨拉是到正殿礼拜之前僧侣和教徒议事和备礼的场所,也有壁画等饰物。正殿周围建有高棉特征的许多宝塔。 不仅是进行宗教活动之地,暹赣寺还是文化教育中心,收藏和保存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18岁前的高棉孩子要入寺3年学习高棉字、巴厘字和佛经,了解本族的文化特色。 文/阮武成达 图/仲正 黎明
更多>> 咏木地道——战火之下的奇迹世界24/04/2025旅游广治省咏木地道和永灵县地下村是抗美救国时期问世的宏壮、独特的军事建筑工程,长达数十公里,深藏地下。这是永灵军民“寸土不退,寸步不离”坚守家园,保障通往前线交通命脉的根据地。 探索黑婆山10/04/2025旅游公房 —— 广南省戈都族人的神圣之屋14/03/2025旅游古庵“学府重地”上的古寺——米寺18/01/2025旅游富国玉岛上的“日落小镇”09/01/2025旅游体验岘港海域立式划艇的乐趣05/11/2024旅游乌龟湖山岭 --天地交汇之处04/11/2024旅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