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越南中部牌追戏 25/06/2018 经数百年的历史,牌追民间艺术已成为越南特色歌剧舞台类型,深受中部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劳动者创造性的歌曲 相传很久以前,中部农民在田头搭起小草棚叫做“追”(译音),挂上锣鼓、梆子以驱逐野兽,保护庄稼。野兽一来,锣鼓梆子齐鸣将其赶走。空闲时守田的人们一起唱歌,用这些器具作为乐器伴奏。牌追戏渐渐形成并发展成演唱会,有成套的歌词又有音乐伴奏。牌追艺术是诗歌、音乐和演出动作融合一起的生动有趣的独特民间艺术。 牌追民间艺术深受中部人民的青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报记者 毕山 摄 演唱人的竹牌。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一副牌共有30块竹牌或木牌,上面写着牌名。本报记者 清江 摄 士兵将牌子挂上牌追戏场。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游客在会安古街中心参加牌追戏。本报记者 毕山 摄 随着历史的演进,牌追戏成为越南中部节庆期间的文化盛会。戏场一般设置9个小草棚,分两排并列,每排4个,一个中心棚。玩家一人或数人坐在棚子里。一副牌共有30块竹牌或木牌,上面写着牌名。游戏开始,演唱人(还称‘号令手’)从装着牌子的竹筒抽出牌子,给每个棚的玩家发三块。演唱人演唱一首民歌,如果歌词的字儿和牌名吻合,拿牌的人就得胜。如果得胜三次,演唱人便发给红包并敬酒。 2017年12月7日15时10分,在韩国济州岛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越南中部牌追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牌追戏艺术中,演唱人的角色至关重要,他边演出边唱流行的民歌或者即兴自编的顺口溜,结尾词儿必须同牌名吻合,如寺庙、学生、四脚、白花、六船、三鸡、四象等。歌曲内容大多幽默风趣,褒扬美俗,贬斥恶习。 平定省牌追歌剧团优秀艺术家阮检认为:“牌追歌曲都在演唱人的脑子里,而不在纸上,随机应变,容易触动听众的情感,引起共鸣。” 牌追戏形式的巅峰是草席“舞台”:在一块平地铺上草席,观众坐在周围,演唱人就可施展演技,扮演所有角色。 牌追戏的最大特点是即兴和独演。即兴是指演唱人现场随口唱歌,独演就是扮演不同角色,时而将军时而士兵,忽而爷爷忽而孙子等。无需舞台、服装、化妆,不讲究道具,故事中的人物平易近人。 在遗产区中唱“遗产” 没有机动车,没有霓虹灯,只有灯笼的朦胧光线和小贩的叫卖声,世界遗产广南省会安古街回到了原本的空间。众多游客来到怀河畔欣赏牌追民间戏。会安牌追戏之夜久已成为当地居民和国际游客的熟悉平台。这个平台为古街区带来了热闹火红的生动场面而不失其宁静的本色。因为,牌追戏之夜既带有现代生活火热的气息,又蕴含着广南人的温柔优雅。 来到会安古街,大部分游客都不会错过欣赏梁当艺人演唱的牌追戏。他幽默风趣、灵活多变的演技令观众赞叹不已。 游客沉浸在广南省温柔优雅的民歌之中。本报记者 通善 摄 给玩家发收牌子的士兵。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两位韩国游客对牌追戏很感兴趣。本报记者 毕山 摄 士兵向游客介绍牌追戏规则。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梁当艺人介绍说:“我小的时候,奶奶每次去看牌追戏都抱着我去,所以我听得耳熟能详。从10岁起,牌追戏渗入了我血液之中。”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同越南牌追戏相似的民间艺术,如韩国的盘索里,中国的鼓词,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的说唱等,但牌追戏的旋律、音乐、歌词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深受外国民间音乐研究家的关注。 至于发掘和收集牌追戏的经过,他说:“我同业内人士曾走遍锦安、大门和清河等乡向老前辈了解牌追艺术。1998年,才在会安首次复演牌追戏。” 牌追戏是来访会安游客的精神食粮。对30多年资深的梁当艺术家来说,他深感自豪的是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的快乐,尤其是牌追戏得到了维护和发展,甚至成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在顺化故都,牌追戏是当地人在春节不可缺少的传统游戏,是各届顺化文化联欢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清乡清水正村是顺化保留牌追戏演唱会的唯一地方,是该村的传统文化魁宝,给人们带来欢乐,加深故乡情和爱国心。 陈维珠是顺化著名牌追戏艺人。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或文化联欢节,省文化信息中心往往邀请他充当演唱人。他说,牌追戏的曲调和旋律丰富多样,时而婉转缠绵,时而雄壮激越,所以必须练好演技唱法才能扣人心弦。 节庆期间,香水县水清乡清水正村是牌追戏演唱会的地方,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服务。本报记者 毕山 摄 一场牌追戏分成9盘,玩家每盘要打完5个竹牌。每盘结束后,胜者可以将棋子插上自己的草棚。 本报记者 清和 毕山 摄 顺化著名牌追戏艺人陈维珠给玩家发牌子。本报记者 毕山 摄 与会安古街牌追戏不同,顺化的曲调柔和甜美,令人陶醉,仿佛飘荡在诗意盎然的香江上。 瑞典民族音乐研究家Ebsjorn Watermark认为,牌追戏的多样性及亲和力是它的强势,掺入了越南从剧和改良戏的元素。 文/通善 图/清和 毕山 清江 通善 文/通善 图/清和 毕山 清江 通善
特别报道 越南中部牌追戏 25/06/2018 经数百年的历史,牌追民间艺术已成为越南特色歌剧舞台类型,深受中部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劳动者创造性的歌曲 相传很久以前,中部农民在田头搭起小草棚叫做“追”(译音),挂上锣鼓、梆子以驱逐野兽,保护庄稼。野兽一来,锣鼓梆子齐鸣将其赶走。空闲时守田的人们一起唱歌,用这些器具作为乐器伴奏。牌追戏渐渐形成并发展成演唱会,有成套的歌词又有音乐伴奏。牌追艺术是诗歌、音乐和演出动作融合一起的生动有趣的独特民间艺术。 牌追民间艺术深受中部人民的青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报记者 毕山 摄 演唱人的竹牌。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一副牌共有30块竹牌或木牌,上面写着牌名。本报记者 清江 摄 士兵将牌子挂上牌追戏场。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游客在会安古街中心参加牌追戏。本报记者 毕山 摄 随着历史的演进,牌追戏成为越南中部节庆期间的文化盛会。戏场一般设置9个小草棚,分两排并列,每排4个,一个中心棚。玩家一人或数人坐在棚子里。一副牌共有30块竹牌或木牌,上面写着牌名。游戏开始,演唱人(还称‘号令手’)从装着牌子的竹筒抽出牌子,给每个棚的玩家发三块。演唱人演唱一首民歌,如果歌词的字儿和牌名吻合,拿牌的人就得胜。如果得胜三次,演唱人便发给红包并敬酒。 2017年12月7日15时10分,在韩国济州岛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越南中部牌追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牌追戏艺术中,演唱人的角色至关重要,他边演出边唱流行的民歌或者即兴自编的顺口溜,结尾词儿必须同牌名吻合,如寺庙、学生、四脚、白花、六船、三鸡、四象等。歌曲内容大多幽默风趣,褒扬美俗,贬斥恶习。 平定省牌追歌剧团优秀艺术家阮检认为:“牌追歌曲都在演唱人的脑子里,而不在纸上,随机应变,容易触动听众的情感,引起共鸣。” 牌追戏形式的巅峰是草席“舞台”:在一块平地铺上草席,观众坐在周围,演唱人就可施展演技,扮演所有角色。 牌追戏的最大特点是即兴和独演。即兴是指演唱人现场随口唱歌,独演就是扮演不同角色,时而将军时而士兵,忽而爷爷忽而孙子等。无需舞台、服装、化妆,不讲究道具,故事中的人物平易近人。 在遗产区中唱“遗产” 没有机动车,没有霓虹灯,只有灯笼的朦胧光线和小贩的叫卖声,世界遗产广南省会安古街回到了原本的空间。众多游客来到怀河畔欣赏牌追民间戏。会安牌追戏之夜久已成为当地居民和国际游客的熟悉平台。这个平台为古街区带来了热闹火红的生动场面而不失其宁静的本色。因为,牌追戏之夜既带有现代生活火热的气息,又蕴含着广南人的温柔优雅。 来到会安古街,大部分游客都不会错过欣赏梁当艺人演唱的牌追戏。他幽默风趣、灵活多变的演技令观众赞叹不已。 游客沉浸在广南省温柔优雅的民歌之中。本报记者 通善 摄 给玩家发收牌子的士兵。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两位韩国游客对牌追戏很感兴趣。本报记者 毕山 摄 士兵向游客介绍牌追戏规则。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梁当艺人介绍说:“我小的时候,奶奶每次去看牌追戏都抱着我去,所以我听得耳熟能详。从10岁起,牌追戏渗入了我血液之中。”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同越南牌追戏相似的民间艺术,如韩国的盘索里,中国的鼓词,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的说唱等,但牌追戏的旋律、音乐、歌词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深受外国民间音乐研究家的关注。 至于发掘和收集牌追戏的经过,他说:“我同业内人士曾走遍锦安、大门和清河等乡向老前辈了解牌追艺术。1998年,才在会安首次复演牌追戏。” 牌追戏是来访会安游客的精神食粮。对30多年资深的梁当艺术家来说,他深感自豪的是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的快乐,尤其是牌追戏得到了维护和发展,甚至成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在顺化故都,牌追戏是当地人在春节不可缺少的传统游戏,是各届顺化文化联欢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清乡清水正村是顺化保留牌追戏演唱会的唯一地方,是该村的传统文化魁宝,给人们带来欢乐,加深故乡情和爱国心。 陈维珠是顺化著名牌追戏艺人。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或文化联欢节,省文化信息中心往往邀请他充当演唱人。他说,牌追戏的曲调和旋律丰富多样,时而婉转缠绵,时而雄壮激越,所以必须练好演技唱法才能扣人心弦。 节庆期间,香水县水清乡清水正村是牌追戏演唱会的地方,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服务。本报记者 毕山 摄 一场牌追戏分成9盘,玩家每盘要打完5个竹牌。每盘结束后,胜者可以将棋子插上自己的草棚。 本报记者 清和 毕山 摄 顺化著名牌追戏艺人陈维珠给玩家发牌子。本报记者 毕山 摄 与会安古街牌追戏不同,顺化的曲调柔和甜美,令人陶醉,仿佛飘荡在诗意盎然的香江上。 瑞典民族音乐研究家Ebsjorn Watermark认为,牌追戏的多样性及亲和力是它的强势,掺入了越南从剧和改良戏的元素。 文/通善 图/清和 毕山 清江 通善 文/通善 图/清和 毕山 清江 通善
经数百年的历史,牌追民间艺术已成为越南特色歌剧舞台类型,深受中部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劳动者创造性的歌曲 相传很久以前,中部农民在田头搭起小草棚叫做“追”(译音),挂上锣鼓、梆子以驱逐野兽,保护庄稼。野兽一来,锣鼓梆子齐鸣将其赶走。空闲时守田的人们一起唱歌,用这些器具作为乐器伴奏。牌追戏渐渐形成并发展成演唱会,有成套的歌词又有音乐伴奏。牌追艺术是诗歌、音乐和演出动作融合一起的生动有趣的独特民间艺术。 牌追民间艺术深受中部人民的青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报记者 毕山 摄 演唱人的竹牌。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一副牌共有30块竹牌或木牌,上面写着牌名。本报记者 清江 摄 士兵将牌子挂上牌追戏场。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游客在会安古街中心参加牌追戏。本报记者 毕山 摄 随着历史的演进,牌追戏成为越南中部节庆期间的文化盛会。戏场一般设置9个小草棚,分两排并列,每排4个,一个中心棚。玩家一人或数人坐在棚子里。一副牌共有30块竹牌或木牌,上面写着牌名。游戏开始,演唱人(还称‘号令手’)从装着牌子的竹筒抽出牌子,给每个棚的玩家发三块。演唱人演唱一首民歌,如果歌词的字儿和牌名吻合,拿牌的人就得胜。如果得胜三次,演唱人便发给红包并敬酒。 2017年12月7日15时10分,在韩国济州岛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越南中部牌追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牌追戏艺术中,演唱人的角色至关重要,他边演出边唱流行的民歌或者即兴自编的顺口溜,结尾词儿必须同牌名吻合,如寺庙、学生、四脚、白花、六船、三鸡、四象等。歌曲内容大多幽默风趣,褒扬美俗,贬斥恶习。 平定省牌追歌剧团优秀艺术家阮检认为:“牌追歌曲都在演唱人的脑子里,而不在纸上,随机应变,容易触动听众的情感,引起共鸣。” 牌追戏形式的巅峰是草席“舞台”:在一块平地铺上草席,观众坐在周围,演唱人就可施展演技,扮演所有角色。 牌追戏的最大特点是即兴和独演。即兴是指演唱人现场随口唱歌,独演就是扮演不同角色,时而将军时而士兵,忽而爷爷忽而孙子等。无需舞台、服装、化妆,不讲究道具,故事中的人物平易近人。 在遗产区中唱“遗产” 没有机动车,没有霓虹灯,只有灯笼的朦胧光线和小贩的叫卖声,世界遗产广南省会安古街回到了原本的空间。众多游客来到怀河畔欣赏牌追民间戏。会安牌追戏之夜久已成为当地居民和国际游客的熟悉平台。这个平台为古街区带来了热闹火红的生动场面而不失其宁静的本色。因为,牌追戏之夜既带有现代生活火热的气息,又蕴含着广南人的温柔优雅。 来到会安古街,大部分游客都不会错过欣赏梁当艺人演唱的牌追戏。他幽默风趣、灵活多变的演技令观众赞叹不已。 游客沉浸在广南省温柔优雅的民歌之中。本报记者 通善 摄 给玩家发收牌子的士兵。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两位韩国游客对牌追戏很感兴趣。本报记者 毕山 摄 士兵向游客介绍牌追戏规则。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梁当艺人介绍说:“我小的时候,奶奶每次去看牌追戏都抱着我去,所以我听得耳熟能详。从10岁起,牌追戏渗入了我血液之中。”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同越南牌追戏相似的民间艺术,如韩国的盘索里,中国的鼓词,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的说唱等,但牌追戏的旋律、音乐、歌词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深受外国民间音乐研究家的关注。 至于发掘和收集牌追戏的经过,他说:“我同业内人士曾走遍锦安、大门和清河等乡向老前辈了解牌追艺术。1998年,才在会安首次复演牌追戏。” 牌追戏是来访会安游客的精神食粮。对30多年资深的梁当艺术家来说,他深感自豪的是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的快乐,尤其是牌追戏得到了维护和发展,甚至成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在顺化故都,牌追戏是当地人在春节不可缺少的传统游戏,是各届顺化文化联欢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清乡清水正村是顺化保留牌追戏演唱会的唯一地方,是该村的传统文化魁宝,给人们带来欢乐,加深故乡情和爱国心。 陈维珠是顺化著名牌追戏艺人。几十年来,每逢春节或文化联欢节,省文化信息中心往往邀请他充当演唱人。他说,牌追戏的曲调和旋律丰富多样,时而婉转缠绵,时而雄壮激越,所以必须练好演技唱法才能扣人心弦。 节庆期间,香水县水清乡清水正村是牌追戏演唱会的地方,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服务。本报记者 毕山 摄 一场牌追戏分成9盘,玩家每盘要打完5个竹牌。每盘结束后,胜者可以将棋子插上自己的草棚。 本报记者 清和 毕山 摄 顺化著名牌追戏艺人陈维珠给玩家发牌子。本报记者 毕山 摄 与会安古街牌追戏不同,顺化的曲调柔和甜美,令人陶醉,仿佛飘荡在诗意盎然的香江上。 瑞典民族音乐研究家Ebsjorn Watermark认为,牌追戏的多样性及亲和力是它的强势,掺入了越南从剧和改良戏的元素。 文/通善 图/清和 毕山 清江 通善
更多>> 守德市—促进胡志明市新发展的驱动力19/09/2023特别报道2021年1月1日,守德市——胡志明市乃至全国的首座市中市(县级市)正式成立。按照发展规划,守德将以知识经济为尖端,成为经济先导区,力争2040年变身多中心城市,打造强劲驱动力,促进胡志明市和东南部地区的发展。 Vinamilk与乳业国家品牌可持续发展历程28/08/2023特别报道越南不让任何人掉队28/06/2023特别报道给宁顺沙漠披上绿色24/06/2023特别报道邦美蜀--世界咖啡城10/05/2023特别报道金瓯省——祖国最南端的亮点10/04/2023特别报道美奈度假胜地28/03/2023特别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