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占陶精华

一千多年前的陶制浮雕、装饰花纹、飞天女神像等依然保存在南中部的占族古老寺庙里。此外,当今艺术家也模仿占族头顶陶制水壶的习惯编导顶水舞上演,吸引四方游客。可以说,陶器不仅是服务于生活的器具,也是占族人与神灵世界沟通的桥梁。
宝竹陶的独特

我们在最炎热之日走访越南最干旱地区宁顺省。许多经济和旅游活动由于新冠疫情和干旱而停滞,但是宁福县福民镇宝竹古陶村的生产活动仍热闹非凡。各家各户艺人们忙碌地捏塑,烧制出一批批陶器。

迄今为止宝竹陶村是东南亚最古老的陶村之一该村的500户中有90以上从事制陶业
据宝竹民间传说,陶村鼻祖是波克隆征先生。千逾年前,他拒绝当官,返乡教妇女们怎样选泥,捏烧成家用器具和装饰物。为了报答鼻祖之恩,村民立庙祭祀,每年在占族人最大卡特节期间举行祭礼。宝竹制陶业流传至今。

我们访问八十高龄的张氏盖大娘,她透露:“我十岁就同制陶业打交道。由祖母传给我母亲,母亲教给我,如今我又传给女儿。这一技艺只传给女人,男人打柴、挖泥土、挑稻草,帮助烧制。一切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不同于世界上任何陶艺。”



八十高龄的张氏盖艺人完善飞天女神雕。本报记者阮伦摄

宝竹陶村艺人的双手熟练地将泥土变成独特产品。本报记者阮伦摄

唐氏庄艺人(48岁)捏塑成型。本报记者黎明摄

陶坯成型晾干后,艺人进行修整。本报记者黎明摄

修整工序。本报记者黎明摄



宝竹陶不用窑炉,只用稻草、木柴露天焙烧。本报记者阮伦摄

依陶器大小焙烧5至8小时。本报记者黎明摄

焙烧后晾干。本报记者阮伦摄

用稻草烧制可保持泥土原色。本报记者阮伦摄

“制陶有很多工序,首先至关重要的是选择泥料。质量最好的是靠近本村的河泥,挖到后晒干,加水浸软,去掉垃圾和碎石等杂质。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沙子和水拌匀,用脚踩踏,使泥变得柔软才能捏塑”,张大娘分享说。

宝竹制陶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用转盘,也不用模具,只用双脚推动泥块,双手捏塑造型,这种做法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

花纹多是水乡景致、树木花草、天地山水、宗教人物仪式等。焙烧法也独具一格,只用木柴和稻草,依产品大小持续焙烧5至8小时。焙烧前,家主选择吉日,摆上供品祭祀鼻祖和神灵,祈求保佑烧制顺畅,产品完美无损。

宝竹陶带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传统产品为居民生活服务。如煮粽锅、水缸、水壶、饭锅等。

占族文化中的陶器

如今,宝竹陶村不仅是一个传统手工艺村,而且已成为迷人的文化旅游胜地。成立于2008年的宝竹陶器合作社为提高陶器质量,扩大品种作出了贡献,也是向游客展示陶业的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和选购心仪的产品。
 泰国AtthasitSukkham博士表示,他在本国东北部寺庙发现了一系列占陶产品。这证明了占陶在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信仰世界都具有吸引力。


对研究者而言,占族及其文化遗产一直是神秘而独特的,制陶业就是一例。日本研究小组代表ShimokaSakaya副教授说:“世界上许多古老陶村已经消失,唯有越南数百年前的占陶仍然存在,并保留了其精粹。这是占族陶器独特而持久的价值,值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希望占陶得以复兴,继续辐射。”

美国教授李多•黎菲特花了20多年的时间到越南中部沿海各村实地考察占陶。这位年届八十的教授评价:“每个产品都是独立的作品,各有千秋,这正是占陶与其他陶种的差异。”



波克隆嘉莱塔群被列为国家级艺术和建筑遗迹,上面装饰许多特色花纹图案。本报记者阮伦摄





宝竹家用陶器。本报记者阮伦摄

利用焙烧的熏烟让产品呈现红黄、浅红、黑褐等混合色块。本报记者阮伦摄 





 
宝竹陶像反映宁顺省占族的信仰生活。本报记者阮伦摄

占族姑娘头顶的水壶或茶壶,用于祭神或请客。图/资料

游客体验制作宝竹陶器的乐趣。图/资料

20193政府总理批准责成文化体育旅游部编制占族制陶艺术档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将其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考古学博士段玉魁认为,从沙黄文化到占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长河是连续的,但占族陶艺凸显个性,假设宝竹村300人同做一种产品如花瓶,其后将成品混放在一起,每个人依然认出自己的“产儿”。

几年前,美国越侨陈雄建筑师访问宝竹时萌发了一个想法:进口宝竹陶器在美国游乐场、度假区和酒店摆设。首批有500多种工艺品,如湿婆像、人身象头神像、祈雨的女人、飞天女神浮雕、仙女舞、灯笼等。
 
目前,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等的宝竹陶器展销馆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和购买。
文/山义
图/黎明-阮伦-资料

文/山义图/黎明阮伦资料

在兼管北海黄沙海队的故乡

在兼管北海黄沙海队的故乡

据阮朝正史记载,分属庆和、广义、平顺三省的长沙、李山、富贵等三岛海域很早就由越人开发和宣示主权。如今三个岛县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