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亚欧会议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分享经验 04/07/2018 “亚欧会议(ASEM)携起手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日前在芹苴市举行,来自亚欧会议各成员国代表就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干旱、森林火灾、节能等问题交换意见和分享经验。 波兰环境部气候变化政策专家菲利普•库斯米尔斯基(Filip Kusmierski)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促进利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量。 波兰专家在此次会议上介绍了关于提高政府对能源领域数据管理利用能力以及城市绿色增长行动计划制定支持工作的项目。 该项目包括完善政策体制,为企业投资于能源领域创造便利,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究与投资力度,通过鼓励使用环保建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通过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来节约建筑工程能源消耗量,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等。 6月19日上午,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在芹苴市出席“气候变化:亚欧合作挑战与机会”展览会开幕式。越通社记者 洪江 摄 2010年,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升高。越南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5个国家之一。本报记者 明国 摄 2016年3月中旬,当越南画报记者在坚江省永顺县丰东乡嘎政邑拍下阮文芳农民稻田的这张照片时,九龙江平原全部13省都遭遇百年未见的最严酷的干旱和海水入侵双重灾害。本报记者 阮伦 摄 每年4月至7月是宁顺省最干旱的季节,这片土地变成沙漠,农业生产遇到种种困难。在干旱土地上生活的居民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为日足风多的旱地披上了绿装。本报记者 仲正 摄 从2013年至今在广南省会安市大门海,强烈的海浪摧毁长数百米的海岸线,侵入陆地达数十米远。本报记者 毕山 摄 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越南就失去湿地面积65%,会导致人口总数的10%失去居住地,引发瘟疫以及新发传染病的出现等。本报记者 明国 摄 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多年来,宁顺省主张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适应干旱。图为养殖庄园主陈高和他的千头绵羊群。本报记者 阮伦 摄 目前,南定省把若干重要堤坝升级改造成为长达91公里的海堤,堤防1级,有助于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现象。图/本报资料 坚江省安边县南泰甲乡抓紧建设国防抗碱系统。本报记者 阮伦 摄 世行高级环境专家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Diji Chandrasekharan Behr)补充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提高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和复原力。 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女士分析说,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农业土地退化在许多亚欧经济体中日益普遍。在越南,50%以上的自然土地面积受到侵蚀,威胁到生态平衡和国家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土地危机将影响到粮食供应,增加整个地区的饥荒风险。 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女士认为,应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实地调查,以评估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此外,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干旱和洪水模拟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地相关数据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而采取适当措施,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荷兰基础设施和水管理部战略顾问罗伯特•莫瑞(Robbert Moree)介绍了该国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模式。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荷兰将向越南芹苴市乃至世界各平原城市分享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技术和措施。 菲律宾气候变化委员会的伊莱恩•乔伊斯(Elain Joyce Borejon)女士表示,作为全球第三大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菲律宾已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情景,为策划家提供科学依据,便于有关部门做好行动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该国还针对每个特定地区实施气候风险评估,以制定适当的应对计划。伊莱恩•乔伊斯认为,各国应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当中。 湿地树林致力于保护环境、预防台风和解决本地的经济社会困难。图为胡志明市芹惹县湿地树林。图/ 资料 越南湿地树林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在越南薄辽省薄辽市永泽东乡的国家最大重点工程薄辽风电场的庞大风力涡轮机塔迎风屹立,证明了九龙江风能无穷无尽的潜力。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拥有被承认为世界生物圈储备区的湿地保护区、纵横交错的水网、特产水果、丰富的海产资源等优势的芹惹县大力推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为本地乃至胡志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宁顺人一步步地克服恶劣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在沙漠上发展经济。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宁顺全省沙上养虾面积约有900公顷,大部分集中在宁福县福营乡。本报记者 阮伦 摄 关于节约能源与能源安全问题,丹麦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布里斯•莫勒(Christian Brix Moller)强调,宣传工作在有效、节约地使用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丹麦,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每个家庭就获得能源使用证书,并指导不符合要求的家庭有效节能的措施。 越南外交部多边经济合作司副司长、越南ASEM高官代表阮明姮女士强调,除了讨论和分享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外,此次亚欧会议还鼓励各经济体加强合作,其中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增加财政支持和技术转让。这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经济体,进而建设更加“绿色”的亚欧会议,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绿色增长差距。 报道/越通社 越南画报 报道/越通社 越南画报
焦点新闻 亚欧会议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分享经验 04/07/2018 “亚欧会议(ASEM)携起手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日前在芹苴市举行,来自亚欧会议各成员国代表就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干旱、森林火灾、节能等问题交换意见和分享经验。 波兰环境部气候变化政策专家菲利普•库斯米尔斯基(Filip Kusmierski)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促进利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量。 波兰专家在此次会议上介绍了关于提高政府对能源领域数据管理利用能力以及城市绿色增长行动计划制定支持工作的项目。 该项目包括完善政策体制,为企业投资于能源领域创造便利,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究与投资力度,通过鼓励使用环保建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通过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来节约建筑工程能源消耗量,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等。 6月19日上午,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在芹苴市出席“气候变化:亚欧合作挑战与机会”展览会开幕式。越通社记者 洪江 摄 2010年,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升高。越南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5个国家之一。本报记者 明国 摄 2016年3月中旬,当越南画报记者在坚江省永顺县丰东乡嘎政邑拍下阮文芳农民稻田的这张照片时,九龙江平原全部13省都遭遇百年未见的最严酷的干旱和海水入侵双重灾害。本报记者 阮伦 摄 每年4月至7月是宁顺省最干旱的季节,这片土地变成沙漠,农业生产遇到种种困难。在干旱土地上生活的居民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为日足风多的旱地披上了绿装。本报记者 仲正 摄 从2013年至今在广南省会安市大门海,强烈的海浪摧毁长数百米的海岸线,侵入陆地达数十米远。本报记者 毕山 摄 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越南就失去湿地面积65%,会导致人口总数的10%失去居住地,引发瘟疫以及新发传染病的出现等。本报记者 明国 摄 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多年来,宁顺省主张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适应干旱。图为养殖庄园主陈高和他的千头绵羊群。本报记者 阮伦 摄 目前,南定省把若干重要堤坝升级改造成为长达91公里的海堤,堤防1级,有助于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现象。图/本报资料 坚江省安边县南泰甲乡抓紧建设国防抗碱系统。本报记者 阮伦 摄 世行高级环境专家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Diji Chandrasekharan Behr)补充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提高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和复原力。 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女士分析说,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农业土地退化在许多亚欧经济体中日益普遍。在越南,50%以上的自然土地面积受到侵蚀,威胁到生态平衡和国家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土地危机将影响到粮食供应,增加整个地区的饥荒风险。 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女士认为,应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实地调查,以评估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此外,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干旱和洪水模拟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地相关数据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而采取适当措施,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荷兰基础设施和水管理部战略顾问罗伯特•莫瑞(Robbert Moree)介绍了该国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模式。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荷兰将向越南芹苴市乃至世界各平原城市分享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技术和措施。 菲律宾气候变化委员会的伊莱恩•乔伊斯(Elain Joyce Borejon)女士表示,作为全球第三大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菲律宾已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情景,为策划家提供科学依据,便于有关部门做好行动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该国还针对每个特定地区实施气候风险评估,以制定适当的应对计划。伊莱恩•乔伊斯认为,各国应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当中。 湿地树林致力于保护环境、预防台风和解决本地的经济社会困难。图为胡志明市芹惹县湿地树林。图/ 资料 越南湿地树林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在越南薄辽省薄辽市永泽东乡的国家最大重点工程薄辽风电场的庞大风力涡轮机塔迎风屹立,证明了九龙江风能无穷无尽的潜力。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拥有被承认为世界生物圈储备区的湿地保护区、纵横交错的水网、特产水果、丰富的海产资源等优势的芹惹县大力推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为本地乃至胡志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宁顺人一步步地克服恶劣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在沙漠上发展经济。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宁顺全省沙上养虾面积约有900公顷,大部分集中在宁福县福营乡。本报记者 阮伦 摄 关于节约能源与能源安全问题,丹麦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布里斯•莫勒(Christian Brix Moller)强调,宣传工作在有效、节约地使用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丹麦,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每个家庭就获得能源使用证书,并指导不符合要求的家庭有效节能的措施。 越南外交部多边经济合作司副司长、越南ASEM高官代表阮明姮女士强调,除了讨论和分享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外,此次亚欧会议还鼓励各经济体加强合作,其中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增加财政支持和技术转让。这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经济体,进而建设更加“绿色”的亚欧会议,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绿色增长差距。 报道/越通社 越南画报 报道/越通社 越南画报
“亚欧会议(ASEM)携起手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研讨会日前在芹苴市举行,来自亚欧会议各成员国代表就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干旱、森林火灾、节能等问题交换意见和分享经验。 波兰环境部气候变化政策专家菲利普•库斯米尔斯基(Filip Kusmierski)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促进利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量。 波兰专家在此次会议上介绍了关于提高政府对能源领域数据管理利用能力以及城市绿色增长行动计划制定支持工作的项目。 该项目包括完善政策体制,为企业投资于能源领域创造便利,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究与投资力度,通过鼓励使用环保建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通过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来节约建筑工程能源消耗量,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等。 6月19日上午,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在芹苴市出席“气候变化:亚欧合作挑战与机会”展览会开幕式。越通社记者 洪江 摄 2010年,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升高。越南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5个国家之一。本报记者 明国 摄 2016年3月中旬,当越南画报记者在坚江省永顺县丰东乡嘎政邑拍下阮文芳农民稻田的这张照片时,九龙江平原全部13省都遭遇百年未见的最严酷的干旱和海水入侵双重灾害。本报记者 阮伦 摄 每年4月至7月是宁顺省最干旱的季节,这片土地变成沙漠,农业生产遇到种种困难。在干旱土地上生活的居民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为日足风多的旱地披上了绿装。本报记者 仲正 摄 从2013年至今在广南省会安市大门海,强烈的海浪摧毁长数百米的海岸线,侵入陆地达数十米远。本报记者 毕山 摄 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越南就失去湿地面积65%,会导致人口总数的10%失去居住地,引发瘟疫以及新发传染病的出现等。本报记者 明国 摄 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多年来,宁顺省主张改变农业生产模式适应干旱。图为养殖庄园主陈高和他的千头绵羊群。本报记者 阮伦 摄 目前,南定省把若干重要堤坝升级改造成为长达91公里的海堤,堤防1级,有助于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现象。图/本报资料 坚江省安边县南泰甲乡抓紧建设国防抗碱系统。本报记者 阮伦 摄 世行高级环境专家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Diji Chandrasekharan Behr)补充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提高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和复原力。 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女士分析说,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农业土地退化在许多亚欧经济体中日益普遍。在越南,50%以上的自然土地面积受到侵蚀,威胁到生态平衡和国家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土地危机将影响到粮食供应,增加整个地区的饥荒风险。 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迪吉•钱德拉塞卡兰•贝洱女士认为,应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实地调查,以评估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此外,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干旱和洪水模拟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收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土地相关数据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而采取适当措施,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荷兰基础设施和水管理部战略顾问罗伯特•莫瑞(Robbert Moree)介绍了该国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模式。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荷兰将向越南芹苴市乃至世界各平原城市分享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技术和措施。 菲律宾气候变化委员会的伊莱恩•乔伊斯(Elain Joyce Borejon)女士表示,作为全球第三大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菲律宾已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情景,为策划家提供科学依据,便于有关部门做好行动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该国还针对每个特定地区实施气候风险评估,以制定适当的应对计划。伊莱恩•乔伊斯认为,各国应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当中。 湿地树林致力于保护环境、预防台风和解决本地的经济社会困难。图为胡志明市芹惹县湿地树林。图/ 资料 越南湿地树林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在越南薄辽省薄辽市永泽东乡的国家最大重点工程薄辽风电场的庞大风力涡轮机塔迎风屹立,证明了九龙江风能无穷无尽的潜力。本报记者 黎明 摄 拥有被承认为世界生物圈储备区的湿地保护区、纵横交错的水网、特产水果、丰富的海产资源等优势的芹惹县大力推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为本地乃至胡志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报记者 黎明 摄 宁顺人一步步地克服恶劣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在沙漠上发展经济。本报记者 仲正 摄 宁顺全省沙上养虾面积约有900公顷,大部分集中在宁福县福营乡。本报记者 阮伦 摄 关于节约能源与能源安全问题,丹麦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布里斯•莫勒(Christian Brix Moller)强调,宣传工作在有效、节约地使用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丹麦,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每个家庭就获得能源使用证书,并指导不符合要求的家庭有效节能的措施。 越南外交部多边经济合作司副司长、越南ASEM高官代表阮明姮女士强调,除了讨论和分享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外,此次亚欧会议还鼓励各经济体加强合作,其中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增加财政支持和技术转让。这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经济体,进而建设更加“绿色”的亚欧会议,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绿色增长差距。 报道/越通社 越南画报
更多>> 越美建交30周年:从宿敌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10/07/2025焦点新闻在战争结束50 年、越美建交 30 年之后,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也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将私营经济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24/06/2025焦点新闻传播和平的讯息02/05/2025焦点新闻《强、效率、效力、效果》的机构精简革命24/04/2025焦点新闻全国携手共筑“暖巢”,情暖万家24/04/2025焦点新闻越南在科技发展、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求突破23/02/2025焦点新闻启动2025年越中人文交流年18/01/2025焦点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