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积陶器——顺化宫廷陶器的名片

越南手工业

福积陶器——顺化宫廷陶器的名片

福积陶业已有500多年历史,在中部地区享有盛誉。福积村不仅生产缸、盆、砂锅、水壶、石灰罐等各种日用陶器,而且还制造许多高审美性的御用品进贡阮朝皇帝,至今仍收藏在顺化宫廷美术博物馆。

 福积古村鼎盛时期的乌楼津口。本报记者 清和 摄  

福积陶业已有500多年历史,在中部地区享有盛誉。福积村不仅生产缸、盆、砂锅、水壶、石灰罐等各种日用陶器,而且还制造许多高审美性的御用品进贡阮朝皇帝,至今仍收藏在顺化宫廷美术博物馆。

史料记载,阮朝时期,朝廷对福积村做出特别规定:每年要进贡约400个砂锅,供御厨烹调御膳。任何人不得使用与此相同的砂锅,违规者要受严惩。

岁月沧桑,一度销声匿迹的福积陶业正在复兴和发展。本报记者 清和 摄


砂锅是古人用来煮饭、烧肉、炖鱼的常见器具。福积村的砂锅颇为特殊,壁厚,身呈深褐色,敲击时发出清脆声音,形如葫芦瓶,上面有盖,煮饭烧肉都很美味,故有“御锅”之美称。  

福积村位于乌楼河畔,距顺化市中心以北约40公里,原名格独村,阮朝时期是京城主要的陶器生产中心,产品遍布中部各省。砂锅是古人用来煮饭、烧肉、炖鱼的常见器具。福积村的砂锅颇为特殊,壁厚,身呈深褐色,敲击时发出清脆声音,形如葫芦瓶,上面有盖,煮饭烧肉都很美味,故有“御锅”之美称。   福积村位于乌楼河畔,距顺化市中心以北约40公里,原名格独村,阮朝时期是京城主要的陶器生产中心,产品遍布中部各省。

相传,福积陶业已有500多年历史。本报记者 清和 摄

村里的老人说,早在十七十八世纪,福积陶业已蓬勃发展。全村有十多个陶窑,散布在乌楼河津口附近。陶窑终日烟火不断,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进货,给当地人带来财富和声誉,气派壮观的木屋不在少数,至今依旧巍然屹立。  

在其他地方,通常使用立窑烧制,福积人却用横窑,形似蟾蜍而得名“蟾蜍窑”。该窑炉为土质,结构坚固,长约30米,上方有茅草顶。村里的老人说,早在十七十八世纪,福积陶业已蓬勃发展。全村有十多个陶窑,散布在乌楼河津口附近。陶窑终日烟火不断,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进货,给当地人带来财富和声誉,气派壮观的木屋不在少数,至今依旧巍然屹立。   在其他地方,通常使用立窑烧制,福积人却用横窑,形似蟾蜍而得名“蟾蜍窑”。该窑炉为土质,结构坚固,长约30米,上方有茅草顶。


昔日陶艺沿袭至今。本报记者 清和 摄

福积陶材质采用乌楼河粘土,按照传统方法精心烧制,拥有质朴自热之美,厚实耐用,呈深棕色,看似施釉。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积陶业一度销声匿迹。近年来,得益于承天顺化省恢复、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政策,以及旅游业不断看好,尤其是顺化联欢节和每年一度的传统手工业节,为福积陶带来了复兴和发展的机会。 

 

福积陶器之美。本报记者 清和 摄

今日,来到福积村,除了探索越南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游客还有机会了解和体验其制陶技艺。  

该村拥有最大陶器厂的梁青贤分享:“我知道如今继承祖先留下的陶业,养家糊口很困难,但放弃会得罪先人。况且我对这行业也很痴迷,所以想方设法使其发扬光大,既保留祖业,又给年轻村民传授技艺”。今日,来到福积村,除了探索越南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游客还有机会了解和体验其制陶技艺。   该村拥有最大陶器厂的梁青贤分享:“我知道如今继承祖先留下的陶业,养家糊口很困难,但放弃会得罪先人。况且我对这行业也很痴迷,所以想方设法使其发扬光大,既保留祖业,又给年轻村民传授技艺”。 

 

福积陶器亮相2023年顺化传统手工业节。本报记者 清和 摄

                                                                                              文图/越南画报 清和 译/武蓉

文图/越南画报 清和 译/武蓉

在得博拉河滨制作独木舟的师傅

在得博拉河滨制作独木舟的师傅

龙岭村的阿雷和其他村民一样,不知独木舟何时问世,其鼻祖是谁,只知道这种细长简陋的木船世世代代与巴拿族人不离不弃,承载他们度过得博拉河的无数礁石险滩。如今很少人用这种古老木船了,但阿雷仍继续从事造船旧业,尽管收入不多,很难养家糊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