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土地的崭新黎明

英雄土地的崭新黎明

 在庆祝越南八月革命和九•二国庆80周年的历史性八月金秋,我们踏上征程,重返宣光、广治、西宁等曾被载入民族光辉史册的英雄土地。所到之处,每一片土地都讲述着八十年卫国建国和发展过程中的励志故事。

 我们重返宣光省的新潮乡,这里曾被誉为“解放区之都”,也是“抗战之都”的中心。于此,在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1945年秋天,越南人民奋起反抗,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辉煌胜利。随后,在历史性的巴亭广场,胡志明主席于9月2日宣读了《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今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

胡志明主席和党中央于1945 年 8 月 16 日至 17 日选新潮亭召开国民大会。本报记者 黄河 摄
以巨大的历史价值,新潮国家级特殊历史遗迹区被誉为“全国的革命博物馆”。本报记者 黄河 摄

新潮乡新立村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黄玉先生(88岁)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见到胡志明主席的情景,以及目睹1945 年八月总起义的雄壮气势。

新潮乡新立村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黄玉先生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见到胡志明主席的情景,以及目睹1945 年八月总起义的雄壮气势。本报记者 黄河 摄

在他的记忆中,1945年8月16日,在新潮亭,胡志明主席和党中央决定召开国民大会,吸引来自各政治派别、救国团体、各民族和宗教的60名国内外代表齐聚一堂。大会提出了几项重要决定:号召全民团结一致,举行总起义夺取政权;选举成立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即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大会一致推举胡志明同志为主席,并决定将五角金星红旗定为国旗,音乐家文高的《进军歌》定为国歌。

新潮乡山洋茶叶股份公司的茶叶出口加工厂。本报记者 黄河 摄

恰逢今年入秋时节重回新潮。这里面貌焕然一新令我们十分惊喜。平整的混凝土道路蜿蜒穿过山坡,通向一个宁静祥和的村庄。那些传统的高脚屋不仅是村民的居所,也成为接待远方客人的温馨之所,承载着寻根之旅中的历史记忆。如今的生活与以前已大不相同,道路四通八达,房屋宽敞明亮,经济蓬勃发展。

在那诺湖上表演天曲、丁琴,弘扬了民族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新潮。本报记者 黄河 摄
在那诺湖上表演天曲、丁琴,弘扬了民族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新潮。本报记者 黄河 摄

新潮乡党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江俊英先生表示:“新潮是宣光省首个达到新农村标准的乡。合并后,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新潮乡党委、政府和人民决心发扬革命传统,团结一心,共同建设更加富裕、美丽和文明的家乡”。

新潮乡的交通系统同步发展、四通八达。本报记者 黄河 摄
新潮火烈鸟(Flamingo)度假区是国内外游客的理想落脚点。本报记者 黄河 摄

据了解,仅2025年上半年,新潮国家级特殊历史遗迹区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00人次。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彰显了这一历史名胜的巨大魅力。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新潮乡大力推进农作物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应用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力,改善产品质量,为民众创造可持续生计。这清晰地证明了这片充满革命传统的土地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说新潮是1945年八月革命时期的“抗战之都”,那么广治便是社会主义北方的前沿阵地,也是南方大前线的直接后方。这里曾是抗美救国战争中的“战火之地”。

国家级特殊遗迹区“贤良—边海双岸”曾是北纬 17 度临时军事分界线,见证了长达 20 年的南北分裂之痛。图/资料

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签署,将越南一分为二,以北纬17度线作为临时军事分界线。横跨边海河的贤良桥成为长达二十年南北分裂的痛苦象征,也承载着整个民族统一江山的共同渴望。

国家级特殊遗迹区广治古城面积不足 3 平方公里,但曾遭受美军倾泻的巨量炸弹,相当于投在日本广岛的七枚原子弹。图/资料
广治省不懈努力地清除遗留炸弹,旨在为当地生活恢复宁静。图/资料

在战争的苦难岁月里,广治饱受战火摧残。许多地名不仅载入越南史册,更被写进世界现代战争史,例如:北纬17度线、贤良桥、边海河、石翰河、麦克纳马拉电子围栏、溪山、9号公路、仙岛、庙坡、草岛、永灵、咏木等。尤其是广治古城,这片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在1972年的81个昼夜里,曾遭受美军倾泻的巨量炸弹,相当于投在日本广岛的七枚原子弹。

广治渔民的凤尾鱼丰收。图/胡球
广治省的出口服装制造业。图/胡球

战后,广治95%的村庄被夷为平地,超过80%的土地饱受炸弹和地雷污染。然而,广治人民奋力拼搏,克服战争后果,发展经济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6月,广治省和广平省合并,成立了新的广治省,这标志着其发展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旨在将广治省成为北中部地区的综合经济中心。

 

广治省向立山乡达潘瀑布的壮丽之美。图/胡球
甘露-罗山高速公路正在运行,致力于促进了广治省东西经济走廊的贸易往来。本报记者  清和  摄

随着东西经济走廊的建成,老保、拉雷、查洛等国际口岸与南北高速公路、胡志明公路、同海机场,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落成的广治机场、南北高铁、美水深水港口群、昏罗港口等互联互通,广治将成为连接越南与东盟各国的战略枢纽,是连接海洋与大陆的重要桥梁,也是区域综合经济和物流中心,随时准备迎接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涌入。此外,清洁能源(风电、太阳能)、海洋旅游、原始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革命历史旅游等也是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所在。

广治省美水深水港项目正在建设阶段。本报记者  清和  摄
老保国际口岸是东西经济走廊上的重要枢纽。图/胡球

战火硝烟早已散去,昔日饱经苦难的广治,如今已然百花盛开,那是象征着和平与自由的花朵,承载着人民向往富裕安康的美好憧憬。

 在两次抗法和抗美战争中,西宁都扮演着重要的战略要地。长期以来,这里曾是南方革命指挥中心的所在地,直接领导着南方革命,直至南方完全解放。正是在这里,1951年3月,越共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南方中央局,并由黎笋同志担任书记。
游客参观南方中央局基地至今仍保留着叶盖棚屋。图/江芳

在战争岁月里,南方中央局的基地成为了南方革命之都,是党的高级领导同志以及无数干部和战士在抗美战争中历经千辛万苦,浴血奋战,却又引以为傲的革命之地。

“南部屋脊”黑婆山上的盛大节庆。图/阮明秀

 

如今,深藏于长猎原始森林中,拥有叶盖棚屋、秘密地道和连环地道网络的南方中央局国家级特殊历史遗迹依然保留完好。

离此不远处,被称为“南部屋脊”的黑婆山巍然耸立于平原之上,成为西宁崛起的象征。以世界最现代化的缆车系统,游客可轻松抵达山顶,欣赏朝阳下云海翻腾、72米高的佛像等壮丽景象。

位于油汀湖畔的太阳能发电厂。本报记者  通海 摄

如今的西宁已是连接越南与柬埔寨和东盟市场的重要贸易枢纽。木牌国际口岸是连接胡志明市和柬埔寨金边的交通命脉,两国间的贸易车队往来如梭,昼夜不息。沿着22号国道,仓储、物流服务拔地而起。无税区正在兴建,有望将木牌建设成为战略性货物中转中心。

在西宁省温室大棚种植蜜瓜的模式正在大范围推广。本报记者  通海 摄

西宁是东南部地区的工业亮点。福东-播里、盏棒等工业区汇聚了数百家国内外企业,其加工、电子、纺织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最为突出。

福东工业园区的 ILSHIN 针织纱线厂日夜开足马力生产。本报记者  阮伦  摄
西宁保护并发展传统手工艺村。本报记者  阮伦 摄

在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西宁还是南方的甘蔗、木薯、橡胶等农产品之都。近年来,该省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随处可见绵延不绝围着田野的白色大棚,里面种植着樱桃番茄、蜜瓜、甜椒等各类作物,采用以色列先进的滴灌系统。这种模式正在各地迅速推广,助力西宁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共青团中央书记阮范维庄向位于边境地区的阮伯玉小学捐赠了电脑。图/明福
木牌国际口岸日夜繁忙,往来着边境两侧的贸易车队。本报记者  阮伦  摄

上述这些足以共同描绘出一幅西宁正充满自信与全国人民迈入新时代的光明灿烂的新画卷。         

 

报道/越南画报  俊龙  清和  黄河  通海  阮伦 越强 越通社  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