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莱族新米节

拉格莱族新米节

拉格莱族是越南中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庆和省和宁顺省的山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知识宝库,包括史诗、传说、民歌、习俗以及各种特色节日。其中,新米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体现了拉格莱族人对大自然、神灵和祖先的感恩之情。2023年,该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米节是宁顺省拉格莱族最盛大、最重要且历史最为悠久的节日之一。

 

新米节通常在每年收获季节结束后(约阳历三至四月)举行。拉格莱族人认为,新收获的稻米和玉米不能立即食用,必须先举行祭祀仪式,以感谢天地、神灵和祖先恩赐丰收。这亦是族人团聚、分享丰收喜悦、共享一年辛劳成果的时刻。

节日前夕,拉格莱族人会竖起竹幡,精心准备供品。竹幡装饰精美,因为他们相信这是神灵降临之所。供品包括以上等新米蒸煮的米饭、猪肉、鸡肉、竹竿酒、鸡蛋等。与其他民族常用公鸡祭祀不同,拉格莱族人选用母鸡,并且供桌上必不可少象征与祖先沟通的“圣火”。

 

新米节约在每年三、四月份举行,正值收获季结束之时。

新米节通常为期两到三天,包括一系列重要活动。首先是邀请神灵和祖先与子孙后代共同欢庆的仪式,随后是感恩和祈福仪式,祈求族人身体健康、幸福安康、五谷丰登。所有祭祀仪式均在竹幡下举行,由巫师主持,他代表村民诵读祷文并执行神圣的祈福仪式。由于拉格莱族实行母系社会制度,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新米节中,她们最先参加祭礼,也最先品尝新米的收成,这彰显了她们在拉格莱族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便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祭祀仪式结束后,人们载歌载舞,畅饮竹竿酒,随着萨拉克葫芦管、大鼓和马拉锣的节奏起舞欢唱。阵阵欢笑与酒香交织,氛围更加热闹非凡。


新米节不仅是拉格莱族人向神灵和祖先表达感恩之情的机会,更是加强社群内部团结的重要契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米节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拉格莱族的民族文化并为越南多元文化增添色彩。

  • 文图/越南画报 越强 译/武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