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紧密相连 造福民众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紧密相连 造福民众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ASCC)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展现着其凝聚民心的作用,并为东盟各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尤为重要的是,在大国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多边机制承压日增的背景下,ASCC在巩固区域内部团结、定位东盟在国际舞台上独有特色,发挥着日益不可或缺的作用。

回溯十年发展历程,ASCC第33届理事会会议对ASCC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2025年总体规划中99%的行动方针得到有效落实,为实现以人为本、以民为中心、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东盟共同体做出贡献。

画家阮俊山(左)向越南国家银行副行长阮玉景(中)和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行长沙伊克·阿卜杜勒·拉希德·本·阿卜杜勒·加福尔(右)介绍自己的作品。图/越通社

其中一项突出成就是提升有关各方在决策过程中的实质性参与度,旨在提高这些组织活动的质量、代表性和专业性。在人类发展指数(HDI)方面,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的数据,目前东盟10个成员国均处于中等及以上发展水平,标志着区域内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2025 年暹粒省吴哥宋干节期间,柬埔寨传统武术比赛。图/越通社

在教育领域,ASCC框架内已实施多项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旨在为各成员国的弱势群体确保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文莱,残疾学生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的特别扶持范围。老挝在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方面的政策注重少数民族和妇女。

此外,越南已将ASCC 的目标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其中包括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的项目。典型代表是河内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为残疾人提供缝纫、信息技术和手工艺品等技能培训课程,帮助他们在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五大优先重点:通过创造价值提升文化和遗产的地位;增强适应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绿色就业等未来环境变化的技能和能力;加强东盟各项倡议的实施,助力建设繁荣的东盟共同体;发掘青年和体育的潜力,促进增长、团结和卓越成就;呼吁东盟的共同心声,加速气候行动,迈向可持续合作与共同责任。 


永隆省月化坊昂寺内,孩子们正在学习高棉文字。图/越通社

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已开展 362 项活动,其中 63.3% 已完成或正在实施,主要集中于政策制定、培训和能力建设。2016-2019年期间,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数量从7项增加到20项。

在气候变化方面,东盟已实施多项区域项目,支持成员国履行国家自主贡献(NDCs),并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绿色增长研究院和全球环境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人类发展指数(HDI)中位居榜首。图为新加坡某建筑顶层商业区域的绿化景观。图/越通社

此外,众多组织、论坛和倡议应运而生,如东盟音乐产业协会(AMIA)、东南亚校长论坛(SEASPF)、东盟国家退伍军人联合会(VECONAC)、东盟化妆品协会(ACA)、东盟植物油俱乐部(AVOC)、东盟儿童论坛(ASEAN Child Forum)、东盟青年论坛(ASEAN Youth Forum)等,为区域内各国提供了更深入、更多样化领域合作的广阔机遇。

越南留学生在新加坡传播越南文化。图/越通社
2025 年印度尼西亚手工艺品展览会(INACRAFT)上,巴迪布制成的包袋展位顾客盈门。图/越通社

由此可见,ASCC 在东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特色、团结一致、以民为本的共同体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实现既定目标之路依然充满坎坷,但 ASCC 迄今所取得的进展正为东盟开创着充满希望的未来,为更实质性、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合作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越南画报   图/越通社   译/何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