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奥秘的蓝京行宫

清化省寿春县蓝京国家级特别历史遗迹区保留着越南封建历史鼎盛朝代的奥秘故事。

1962年,蓝京行宫被列为国家级遗迹区。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特别历史遗迹区。
蓝京地处蓝山区域,是救国英雄黎利(1385~1433年)的故乡,也是蓝山义军揭竿起义抗明(1418-1428)的发祥地。起义胜利后,1428年黎利称帝,建立后黎朝,年号黎太祖(在位1428─1433年),定都东京升龙(今河内)。1430年,李太祖将蓝山改名为蓝京(西京),建造皇帝、太皇、太后祠庙和陵墓。从此,蓝京是皇族陵墓所在地和黎朝皇帝祭祀祖先的行宫。

蓝京行宫采取东亚风水学“坐山向水”黄金布局,设置午门、龙廷、正殿、太庙等,北依油山,南朝朱江,面临主山,东靠富林,西以香山和龙口山为屏障。



蓝京遗迹区占地200公顷,是救国英雄黎利揭竿而起,领导蓝山义军抗击明朝侵略军的发祥地。胜利后1428年黎利称帝,年号黎太祖,国号“大越”。本报记者 功达 摄

通往正殿路上的仙鸾桥呈弓形,横跨玉河,也称白桥。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为蓝京行宫提供水源的古井,从不干涸。本报记者 功达 摄

蓝京行宫的午门。本报记者 清江 摄

每年,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蓝京行宫。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参谒黎太祖陵。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今天,蓝京国家级特别遗迹区不仅以浓郁的东亚独特建筑风格,还以后黎诸帝陵墓的奥秘传说故事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黎太祖的永陵,距离蓝京殿50米,前有宽敞的明堂和主山,背倚油山,左右有两座山脉,构成“龙朝虎伏” 之势。

永陵区长着一棵会笑的番石榴。游客只要用手指在树干上轻轻抓搔几下,树枝就会晃动起来犹如迎来二级风。如果触摸树枝并闭上眼睛,你会顿时感到全身轻松!



蓝京遗迹区沙盘。本报记者 清江 摄

两对石象侍立黎太祖陵两侧,至今仍然保留完整。本报记者 功达 摄

蓝京遗迹区有许多古碑,最显眼的是永陵碑。本报记者 清江 摄

蓝京陈列室的古物。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昔日的白桥基石。本报记者 清江 摄

烧土飞檐(15~16世纪)。本报记者 清江 摄

黎朝茶具(15~16世纪)。本报记者 清江 摄

2011年在寿春县蓝山镇搜集到的铜壶(15~16世纪)。本报记者 清江 摄

荷花瓣形的香碗(15世纪)。本报记者 清江 摄
1999年至2000年在正殿遗址发现的叶形装饰砖(15~16世纪)。本报记者 功达 摄

还有一棵600岁的格木(也称铁木),树高在蓝京数一数二。据说,2010年,蓝京正殿重建项目获得批准于10月动工之后,本来翠绿茂盛的这棵楠木突然叶子全部落光,只剩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供人们用作大小梁柱,故有“献身格木”之称。

树墩直径相当于大柱石垫(0.8厘米),树梢直径约0.65厘米同小柱石垫吻合。尺码的巧合引起人们的议论,好像这棵格木生来就是为了承担600年后重建正殿的使命。


蓝京黎初陵墓区有佑陵(黎太宗皇帝)、坤元陵(黎圣宗之母吴氏玉瑶皇太后)、昭陵(黎圣宗皇帝)、裕陵(黎憲宗皇帝)、镜陵(黎肅宗皇帝)等陵墓,建筑风格多样,侍从石像神态各异。特别的是坤元陵前侍者石像全是女性。

文/草薇  图/功达 清江

文/草薇 图/功达 清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