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越南大米出口登世界第二后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5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出口量达550万吨,创汇28.1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3.1%,出口额同比下降15.9%。平均出口价格仅为每吨514美元,下降18.4%。主要原因是菲律宾、印尼库存高企以及与印度、泰国的竞争激烈。

2025年上半年,越南超越泰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这一成果来自多年坚持提升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和拓展市场的努力。然而,要保持这一位置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越南大米产业必须制定长期战略,重点提高附加值和塑造国家品牌。

2025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出口量达550万吨,创汇28.1亿美元,出口量同比增长3.1%,出口额同比下降15.9%。平均出口价格仅为每吨514美元,下降18.4%。主要原因是菲律宾、印尼库存高企以及与印度、泰国的竞争激烈。

值得关注的是,越南大米最大消费市场——菲律宾(占越南大米出口总额的42.6%)决定自9月1日起暂停进口60天,以保护国内生产。此举预计将在短期内导致供应过剩,直接影响今年最后几个月的销售计划。

不仅市场遇到困难,国内大米生产也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海水入侵、干旱及极端天气增加,威胁大米产量与品质。与此同时,欧盟、日本、韩国等高端市场标准严格,要求越南改善原料基地、优化生产流程并提升深加工水平。

越南粮食协会(VFA)主席杜河南表示,凭借OM、DT8、ST等越南特有的优质品种,大米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然而,要发挥竞争优势,必须降低物流成本,扩大日本、韩国、非洲市场,并加快开发高附加值产品。2025年底目标是保持出口量在800万吨以上。

越南大米产业协会主席裴伯逢表示,可持续出口核心在于生产,而原料基地尤为重要。九龙江三角洲正在推进100万公顷优质低排水稻种植项目,打造“低碳绿色越南大米”品牌,逐步形成绿色产业链。首批产品已销往日本 。

农业部门建议在稳定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盟、日本、韩国市场,推广米粉、河粉、面条等加工品,积极进入非洲和中东市场。此外,降低物流成本仍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全球大米市场正因贸易竞争和进口政策变化而加速波动。越南不能再单纯追求产量,而应转向价值战略,以质量立足,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塑造国家形象。(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