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越南共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截至目前,越南共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为顺化宫廷雅乐、西原锣钲文化空间、北宁官贺民歌、歌筹、荣圣(扶董天王)庙会、春曲、雄王祭祀信仰、南部才子弹唱、乂静喻唱、拔河比赛和比赛仪式、三府祀母信仰、中部发牌唱曲艺术、岱侬傣三族天曲、泰族群舞等。这些遗产已有助于丰富越南国家各民族的特色,提升越南文化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拥有遗产的各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越南顺化宫廷雅乐

顺化宫廷雅乐是越南宫廷精品音乐,于2003年11月7日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越南的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顺化宫廷雅乐进行评价时指出:“越南雅乐是一种“高雅音乐”。雅乐在每年各种例行的典 礼、丧葬、官方礼宾等特别仪式上都有演奏。在越南丰富的音乐形式中,只有雅乐具有全国性”。
越南共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hinh anh 1
越南顺化宫廷雅乐。图自越通社
二、西原锣钲文化空间

西原锣钲文化空间于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铜锣文化空间覆盖了西原地区昆嵩、嘉莱、得乐、得农和林同5省。

此种独特的文化类型的主人是属于南亚语系(Austro-Asian)和其他南岛语系(Austronesian),生活在越南中部高原地区的十七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主要信仰来源于对祖先的祭拜、萨满教和万物有灵信仰。这些信仰与日常生活和季节周期紧密相关,并组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锣钲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中被认为是人类、神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间交流的桥梁。每一个锣钲都有一位神灵保佑。锣钲越古老,神权就越大并且很灵。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面锣或钲,有的家庭甚至有几面。锣钲是家庭财富的象征,也是确认家族威望高低的标志。锣钲同时也是每个家庭的护卫者。

三、北宁官贺民歌

北宁官贺民歌是越南辽阔的北部平原最具有特色的民歌调子,是越南民歌宝库中旋律最丰富、婉折、抒情的一种民歌体门类。

官贺民歌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官贺已经成为连接旅居捷克京北人以及当地越南人社群的的桥梁纽带。官贺俱乐部的活动一方面提高旅捷越南侨胞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有助于为他们的子孙后代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四、歌筹

歌筹是越南的一种高雅民间艺术门类,于15世纪兴起,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类型,对越南北部平原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经历了历史的沉浮兴衰,但筹歌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在越南文化和国内外游客心中是一门有着独特价值的艺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10月1日将歌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荣圣(扶董天王)庙会

荣圣庙会是纪念越南民间信仰“四圣不死”中的荣圣的盛大庙会。其也是越南北部三角洲独一无二的盛会。每年,荣圣庙会在河内和河内附近地不同地方举行,其中的两个重要地点是,荣圣飞回上天之地的朔庙(于农历正月初6至初8举行)和荣圣出生地的罘董庙(于农历4月初8至初9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1月16日正式将嘉林县罘董庙和朔山县朔庙的荣圣庙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扶董天王庙会(Hội Gióng)于2010年11月1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六、富寿省春曲

2011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越南富寿省的春曲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曲原是祖地富寿省各乡村每年春天庙会在祠堂大院演出的民间歌曲,因此称为春曲,是一种包含音乐、唱歌和舞蹈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

据传说、历史、考古以及社会等研究资料,诸多学者和研究家认为春曲起源于雄王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这表明其是永垂不朽的。

春曲本身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信仰层次,与丘陵地带各演唱仪式、风俗和北部三角洲城隍信仰、地灵信仰、繁殖信仰、祭祀祖先信仰以及祭祀民族英雄信仰等有所不 同。

春曲是在每年春天农历正月和二月一些固定的日子演出。

2017年12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2届常会已正式将春曲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删除,将其列入《人类给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雄王祭祀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12月6日将“雄王祭祀信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雄王祭祀信仰是悠久并与祭祀祖先息息相关的民间礼仪,是越南人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礼仪。雄王忌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在富寿省举行。

“雄王祭祀信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越南富寿省人民乃至越南全国人民和旅居国外越南侨胞来说是巨大的荣幸。因此,富寿省一直在努力保存和弘扬上述文化遗产。

八、南部才子弹唱

才子弹唱是富有越南南部民间特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一百多年前,起源于礼乐、顺化宫庭雅乐和民间文学的越南南部才子弹唱,正式走上了艺术舞台。其后,才子弹唱艺术日益丰富多彩,表现越南九龙江平原居民的心声、感情与劳动生活,并成为越南宝贵的传统音乐类型,成为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才子弹唱的独特之处是即兴演出,类似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在才子弹唱的创作和表演中,艺人根据传统曲调,随兴填词、演唱,具有强烈个人风格。

才子弹唱与礼乐、摇篮曲、号子、皮影戏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等越南南部文化,是越南祖先南下开疆拓士时期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才子弹唱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12月5日将才子弹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乂静喻唱

乂静喻唱(Ví, Giặm)民歌是在越南中部义安和河静省广泛流传的一种民歌表演形式,于2014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会议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喻唱民歌是数百年前在越南河静省形成和流传下来的清唱演唱形式,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哼唱。其韵律协调、意蕴深长、感动人心、易背、易学、易唱,并且带有浓郁的当地文化特色。

乂静喻唱民歌在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一起唱喻唱民歌时可以互相交流、加强团结。喻唱民歌不仅在河静省百姓文化精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还是该省富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充分表达人民思想、感情及加强团结等方面的内容。

十、拔河比赛和比赛仪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2月2日正式将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韩国四国的 “拔河比赛和比赛仪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拔河作为祈愿丰收的一种农耕游戏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广泛流行。在越南,拔河比赛往往在庙会期间举行,吸引众多群众参与。

拔河比赛和仪式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系列标准,包括能够扩大其影响、社会实践、保护措施等。

十一、三府祀母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6年12月1日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决定把越南三府祀母信仰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长期以来,越南人对诸位圣母充满信心,并将其视为精神支柱。每月初一和十五,很多老百姓都喜欢去寺庙烧香,为自己和亲人祈求幸福平安、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以前,祀母信仰与农民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农户祈求万物生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心愿。久而久之,不只是农民们而其他阶层人民也通过祀母信仰寄托自己健康、财富和运气的愿望。现在,祭拜圣母和祈福成为了越南民族的传统美德。

越南人把自然界分为四区,由四位圣母分管。上天母管天,上林母管山林,地仙母管平原和水母管江河。越南人所供奉的神圣大部分都是对国有功的历史人物或传奇人物。其中,少数民族占大比重。

除了供奉仪式和庙会之外,朝文曲、跳神等文化艺术价值也是起源于祀母信仰的。其中,跳神是一种独特的信仰形式,目的是恭请诸位圣母附体显灵,向观礼群众送财禄。

十二、中部发牌唱曲艺术

越南中部发牌唱曲艺术充分满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要求。具体是,发牌唱曲艺术是乡村社区重要的文化活动,满足社区娱乐及欣赏艺术的需求。发牌唱曲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一堂道德课,体现爱国之情,弘扬社区的团结并分享人民的生活经验。

发牌唱曲艺术于2017年12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三、岱侬泰三族天曲

天曲礼仪是天翁和天婆派遣阴兵队从地芒到天芒(各位大神统治领地)献上供品之行,目的在于祈求平安、五谷丰收。其歌词取自民族诗歌,曲调是各民族的民歌民乐。天曲爱好者已为一些普遍的曲调编写了新歌词,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演唱。

对越南岱、侬、泰等民族来说,天曲既是一种信仰文化形式,又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类型。通过天曲传统演唱仪式,我们可以了解民族同胞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化特色。天曲已成为民族同胞的精神支柱,鼓励他们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天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有助于保护和弘扬这种艺术在岱侬泰三族文化生活和信仰中的价值,提高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本地传统文化遗产价值的自豪感,有助于肯定越南文化特色的多样性和价值,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岱侬泰三族天曲主要遍布在东北部(北江、北件、高平、河江、谅山、广宁、太原、宣光)、西北部(奠边、莱州、老街)和越南其他一些地方。

岱侬泰三族天曲于2019年1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四、泰族群舞

泰族群舞主要在安沛、莱州、山罗和奠边等四省泰族村庄演出。安沛省芒炉、莱州省芒苏和芒莱、奠边省奠边府市和山罗省顺州县等地方是泰族群舞的中心。

泰族群舞用象征着人的各种仪式、文化活动、生活、劳动中的动作来跳舞,经常在仪式、婚礼、节日和社区文化活动中表演。

群舞是泰族人群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泰族群舞包含着舞蹈、音乐、歌唱、服饰、饮食等艺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泰族人群的文化行为。泰族群舞成为越南西北地区泰族的开放和好客的象征,是泰族艺术痕迹和文化底蕴。

在从2021年12月13日至18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政府间委员会第16届常会的框架内,越南泰族群舞档案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