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电光普照李山岛

四个多世纪前,李山岛黄沙海队雄兵用油灯照明越过海洋,来到黄沙群岛竖立主权碑。几个世纪以来,油灯与岛民生活紧密相连。今天,一套海底电缆系统已经成功跨海,把电力从陆地输送到李山岛,给我国领海的前哨岛点燃了灿烂未来的希望之光。
海底电缆

四年来,我曾四次出差广义省李山岛县。我一直认为,这个不到5平方公里的岛上居民只靠出海捕捞和葱蒜种植两业为生。但是,2013年在黄沙兵替身祭礼作业时我才知道这里还有发电机服务业,由安海乡的武显灵独家经营。他的发电机在当年黄沙兵替身祭礼照亮了三夜。

武显灵说:“我在岛上提供发电机服务已有27年了。县里开会找我发电,居民有红白事也来找我发电。”这表明电光对这座远岛多么重要。

今年9月,我重返李山岛。到处听见岛民兴致勃勃地传诵国家电网快要来了。我借坐一位渔民的船出海观看海底电缆施工。海上施工组包括一艘敷设电缆驳船和两艘定位海底电缆大船。
 

太阳-普睿司曼(Prysimia)联营承包商派出80名工程师和工人,大量现代化机械设备施工海底电缆工程。
本报记者 通善 摄


联营承包商从新加坡进口的长72米、宽21米、载重5000吨驳船服务施工。本报记者 通善 摄


电缆是从意大利亚进口的。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潜水员在李山岛海域检查电缆。本报记者 通善 摄


越过海底26公里后,工程师们把电缆安全接岸。本报记者 通善 摄


安全接岸的最后数米电缆。本报记者 通善 摄


在李山岛加紧架设 近3公里架空电缆,同时给用户总共安装4200个电表,为岛民生活服务。
本报记者 通善 摄
 
«
     李山岛供电项目投资总额为6520亿越盾,包括两部分:平山县220KV架空电缆长8.7公里,连接容桔E17
110KV变电站;另一部分从陆地到李山岛海底电缆长26.6公里。同海底电缆并行的是高速宽频互联网光缆。
 
»
据了解,太阳-普睿司曼(Prysimia)联营承包商是该工程的施工单位。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和工人队伍都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国。在这里我遇见印度尼西亚电力工程师 Ronald Dolocsaribu。他是印度尼西亚海底电缆领域一流专家,曾经参加施工从陆地到广宁省姑苏县海底电缆工程。

Ronald Dolocsaribu 用越语对我们说:“我听过世界媒体报道关于李山岛和当年李山雄兵队用小船乘风破浪前往黄沙群岛竖立主权碑和守卫海岛的故事。因此,接受这一任务我既好奇又高兴。”

Ronald Dolocsaribu 工程师透露:9月底是风雨季,海浪大,离岸越远水越深,海底地形越复杂。在百米深处,定位电缆潜水员加倍困难。然而,太阳-普睿司曼(Prysimia)联营承包商的决心,加上印度尼西亚工程师的经验,各项工作如期实现了计划。

当电缆触及李山岛草地,太阳-普睿司曼(Prysimia)联营承包商总经理阮鸿泰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他说:“按计划,九月底风雨季之前在李山并网,此时此刻,我可以满怀信心地告诉你海底电缆工程已经成功99% ,剩下的1% 将于9月28日完成。”

李山巨变

果不其然,阮总的预言已成事实。“九•二八”这天,中部电力总公司和广义省联合举行了李山岛县海底电缆供电并网仪式,阮晋勇总理亲临按键。

这些日子,李山两万二千居民喜笑颜开,广为传诵的是“电来了!”。县副主席范氏香表示:没有电的时候,我们李山人什么都缺。渔民缺水产加工设备,农民缺水和葱蒜灌溉工具,学生缺信息技术,公务员缺互联网。全岛旱季缺水。有了电,这种种“缺”都已迎刃而解!

李山岛教育培训处处长陈福生喜上眉梢地说,缺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单学理论不能用电脑,现在有了电,我们会很快展开信息技术应用。
 

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出席李山岛县海底电缆供电项目竣工仪式。越通社记者 登林 摄


李山岛上灯光灿烂。本报记者 通善 摄


高速船送游客参观李山岛。本报记者 通善 摄


电视机、冰箱、空调等货物从陆地运到李山岛。越通社记者 玉河 摄


李山岛民采购电器,服务生活。越通社记者 玉河 摄


电来了,李山岛上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越通社记者 玉河 摄


电线一直拉到安海港,服务李山渔民的远海作业。本报记者 通善 摄


广义省投资的从李山岛至小岛的5公里海底电缆工程近期完成后,小岛上的海水淡化厂将可降低生产成本。
本报记者 通善 摄


电能保障岛上300多公顷葱蒜地的灌溉。本报记者 通善 摄


有了电,国家斥资建立电信基础设施。本报记者 通善 摄
 
傍晚,武显灵打手机,请我到他家参加重要典礼。他备上供品在武姓祠堂进香敬告祖先他结束27年的发电服务,首次出海捕捞。他说:“我祖上武文洁是黄沙队队长,1786年尊奉帝命带上民兵开往黄沙群岛竖立主权碑。现在岛有了电我结束发电工作,继承祖业,开船出海捕鱼。”

在祠堂,我重见一位熟人武文末,他津津有味地说:“有了电,我们渔民真的乐坏啦!不怕缺电冲电瓶,不怕水产缺电不能保鲜而被压价掉价。最高兴的是用来保鲜的首要物资冰的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从前,每条冰卖三万盾左右,现在冰厂只卖八千盾。全岛四百多艘大马力渔船费用大大减少,渔民收入大大提高。

坐在一旁听着人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电气的话题,武显灵的老婆刘氏平插话说:“别以为只有你们男人得到电的好处,我们女人种葱种蒜也轻松多了!我们家安装了一套自动喷灌器,不用挑水灌溉啦!”这样看来,全岛300多公顷葱蒜地有了更好的灌溉条件,收获后的葱蒜可以用电烘干,久负盛名的李山葱蒜迎来了强劲发展的机遇。

次日,我正在打点行李,准备退房返回陆地,平安客栈老板阮泰满脸堆笑地说:“趁在李山有电的兴头儿,我给你房租打七折”。他还表示准备把客栈升级为宾馆,空调器、热水瓶、免费互联网等等一应俱全,请我下次光顾。

据范副主席介绍,李山有电后,不少旅游公司联系要来投资。今后会有更多的宾馆、休闲区更专业地服务游客。计划今年底有两家三星级宾馆投入运营。

回到河内时,正值准备迎接首都解放60周年纪念,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璀璨夺目,我禁不住想起李山喜迎电光的欢乐景象。在那里,活力充沛的新生活已经开始,预示着光辉灿烂的明天,为黄沙队雄兵们的故乡增添异彩。
 
文/通善 图/通善 登林 玉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