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振兴顺化㗰剧

随着时光流逝,顺化宫廷㗰剧渐渐埋没,幸亏得到顺化宫廷传统艺术剧院满腔热血的艺术家们努力保护并千方百计振兴这门独特的艺术。

剧也称“唱部”或“唱倍”,是越南著名的传统歌剧。据史书记载,它始于陈朝(13世纪),到阮朝(19世纪)是鼎盛时代。

剧集歌舞、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演技偏重于程式化,服装和化妆精致,演出剧目多为激昂壮烈,弘扬忠君爱国,舍身忘己为大义的故事。

阮朝年间,剧很早就现身宫廷。据古籍记载,成泰帝(在位1889-1907)是剧迷,曾给剧的优秀演员赏赐奖金甚至爵位。成泰帝本身是卓越的剧鼓手,曾登台演戏。 

参与推荐顺化宫廷㗰剧的艺术家。本报记者功达摄
顺化街道上的㗰剧角色。本报记者功达摄
公众和游客欣赏街道㗰剧表演。本报记者功达摄
扮演成各种角色的㗰剧演员。本报记者功达摄
参与街道表演的200多名㗰剧艺术家。本报记者功达摄
㗰剧街道表演队走进顺化皇城。办报记者功达摄
表演队经显仁门走进大内。 本报记者清和 摄

明命年间(1820-1841),阮朝宫廷建立了阅是堂,为王公大臣、皇亲国戚表演剧。嗣德年间(1847-1883)增建明谦堂,汇集优秀演员练习并演出。

可以说,顺化宫廷剧是阮朝封建社会世界观的鲜明写照,是古典舞台流派的典型代表,是越南民族的艺术遗产。

阮朝封建制度告终,时光的尘埃渐渐覆盖顺化宫廷剧的辉煌。幸亏今日顺化宫廷传统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一直无声无息地克服重重困难挑战,守护先辈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

在清平祠堂举行祭祖盛典。本报记者功达摄
艺术家诵读祭祖疏文。本报记者功达摄
艺术家们虔诚祭祖。本报记者功达摄
清平祠堂悬挂的㗰剧脸谱。本报记者清和 摄
在顺化富协坊第五区㗰剧屯的演员们准备出演。本报记者清和  摄
演员化妆。本报记者功达摄
演员自己化妆。本报记者功达摄
依照程式扮演㗰剧角色。本报记者功达摄
罗俊艺术家饰演《孟良捕马》戏中的孟良。本报记者清和 摄 

尽管辉煌不再,剧院依然间或亮灯为公众和游客演出,多少复活了顺化剧,让观众感受到曾被视为越南“国剧”的艺术类型之美。

尤其可贵的是,剧院正在加大力度,振兴这门独特艺术。近期,许多代表性剧目和选段已经成功恢复展演,服务观众。许多选段还巧妙地融入各届顺化节的艺术节目,诸如皇宫之夜、庆祝新年、街道表演等,使剧更加走近广大群众和游客。 

观众在迎凉亭看戏。本报记者清和 摄
演员准备上台表演。本报记者清和 摄
演员扮演角色。本报记者功达摄
㗰剧的程式化举动。本报记者功达摄
不同的化妆表现角色的强烈相反。本报记者功达摄
㗰剧团乐队。本报记者功达摄
欣逢新年,在大内上演《为皇帝祝寿》。本报记者清和 摄 

今年6月底夏季顺化节周,宫廷剧院的200多名艺术家成功举办了推荐剧艺术的街道表演,吸引公众的眼球,包括在清平祠堂(供奉顺化宫廷剧鼻祖的祠堂)的祭祖盛典,在敷文楼段香江津口前的迎凉亭表演特色剧目选段,剧脸谱游行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