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旅游,又称伊斯兰旅游或穆斯林友好型旅游,因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具有独特性。在饮食方面,穆斯林忌食多种肉类,尤其是猪肉、食肉动物、两栖动物等,也禁忌含酒精饮品。
近年来,来越南,尤其是河内的穆斯林游客不断增加,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以及部分中东国家。近期,200名伊朗游客包机抵达河内,显示出该市场的巨大潜力。
河内商业与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郑氏秋霞表示,清真旅游正成为全球趋势。全球有超过19亿穆斯林,预计到2030年,清真旅游将为全球旅游业贡献约3500亿美元。这是一个越南应主动把握的潜力市场。
清真不仅仅意味着不含猪肉或酒精的饮食,还涉及住宿安排、作息时间、祈祷服务、服务方式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尊重。然而,目前河内能够满足穆斯林需求的酒店和餐厅数量仍然有限,给旅行社在服务穆斯林游客方面带来不小挑战。
在东南亚地区,泰国、新加坡等国虽非穆斯林人口众多国家,但已成功构建起适合清真游客的生态系统,包括清真餐厅、酒店、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
作为越南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河内具备诸多优势来迎接清真游客,并将其发展成为首都旅游的新增长点。河内市旅游局局长邓香江表示,开发清真市场不仅是跟随全球趋势,更是一项可持续增长战略,有助于扩大与伊斯兰世界的联系。
国家清真认证中心(HALCERT)主任Ramlan Bin Osman认为,应在酒店、餐厅设立清真食品和咖啡专区;娱乐场所应设置男女分区;各大景点需友好且符合伊斯兰文化。同时,机场和酒店也应设有专门的祈祷空间,方便穆斯林游客在特定时间进行每日礼拜。
邓香江表示,旅游局将加强宣传,提高旅游企业对穆斯林游客群体特点的认识;协调机场、酒店等单位设置相应接待地区,提供适合的饮食服务;同时,与各国驻越大使馆及国际组织合作,推动与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并培训相关服务人才。目标是到2030年,初步建立河内清真旅游生态系统,重点在市中心打造穆斯林友好地区。
部分旅行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河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旅游俱乐部主席张国雄表示,俱乐部已与清真培训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和能力,同时建设覆盖地面服务、餐饮、酒店、景点至营销传播的标准化清真旅游产品链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