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槟榔文化

在 越 南 人 的 精 神 生 活 中,吃 槟 榔 不 只 是 一 种 习 俗,也 是 传 统 文 化 价 值 的 构 成 元 素,是 婚 嫁、待 友 会 客 不 可 或 缺 的 物 品。
千秋俗例
越 南 人 吃 槟 榔 习 俗 据 传 始 于 雄 王 时 代,与 之 相 连 的 是 槟 榔 的 典 故:一 家 夫 妻 兄 弟 跋 山 涉 水 互 相 寻 觅,最 后 分 别 化 为 岩 石、槟 榔 树、篓 叶 树 聚 在 一 起,互 不 分 离。槟 榔 是 红 白 喜 事,祭 祀 礼 佛 的 物 品,是 男 女 恋 爱,人 们 待 友 会 客 的 先 行 官。

从 民 间 到 宫 廷,吃 槟 榔 的 习 俗 无 处 不 在,不 分 阶 层,不 但 京 族,而 且 岱、侬、瑶、傣、芒、山 瑶 等 北 方 许 多 少 数 民 族,高 棉、布 鲁、埃 第、占 等 长 山 山 脉 和 高 原 少 数 民 族,南 中 部 的 高 棉 族 也 都 有 这 种 习 俗。其 基 本 形 态 相 同,但 因 生 活 环 境 和 文 化 不 同 而 各 具 特 色。芒、傣、埃 第 人 以 槟 榔 待 客,岱、侬 人 用 于 新 郎 新 娘 的 手 腕 拴 线 礼。一 口 槟 榔 含 四 种 原 料:槟 榔 果(味 甘)、篓 叶(味 辛)、树 根 皮(味 涩)、熟 石 灰(性 热),放 进 嘴 里 咀 嚼,味 道 辛 辣,口 香 唇 红。东 南 亚 多 国 也 有 这 种 习 俗,但 越 南 人 卷 槟 榔 的 技 术,请 槟 榔 的 礼 仪 极 其 讲 究,别 具 一 格,尽 显 民 族 文 化 的 特 色。
 

凤翼槟榔。陈训 摄

篓叶、树皮和石灰瓶。陈训 摄
传统槟榔盒。陈训 摄
槟榔在越南人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陈训 摄
全国许多地方种植槟榔树。资料
 屋旁一丛篓叶。陈训 摄
河内人的传统婚礼。陈清江 摄
 槟榔是越南人婚嫁不可或缺的物品。陈清江 陈训 摄
武氏雪兰艺人演示卷凤翼槟榔技艺。陈训 摄

万代瑰宝

越 南 吃 槟 榔 的 习 俗 历 史 悠 久,今 天 发 现 的 最 早 有 关 实 物 是 李 朝(1010-1225)、陈 朝(1225-1400)的。吃 槟 榔 所 用 的 全 套 器 具 有:切 槟 榔 刀,卷 篓 叶 的 签 子,石 灰 瓶,石 灰 筒,槟 榔 盒 等,另 外 还 有 专 供 老 年 人 捣 烂 槟 榔 的 小 臼 杵。从 前,石 灰 瓶 被 人 们 尊 敬 如 神,尊 称 为“石 灰 爷”。 

精致的嵌贝槟榔盒。陈训 摄
北宁官贺女歌手请外国嘉宾吃槟榔。陈清江 摄
美国万亿富翁比尔•盖茨品尝凤翼槟榔。黄河 摄
北宁官贺的《请槟榔》曲调。陈清江 摄
槟榔树一直与越南乡村文化紧密相连。陈训 摄

槟 榔 还 经 常 出 现 在 民 间 文 学、歌 谣、民 歌 之 中。海 防 市 水 元 县 高 仁 乡 的 槟 榔 村 每 逢 槟 榔 成 熟 季 节 满 载 槟 榔 的 卡 车 络 绎 不 绝 地 运 往 各 地 销 售。河 内 石 室 县 林 俭 乡 富 礼 村 从 家 居 到 路 边 茶 水 摊 都 摆 着 槟 榔 盘 和 石 灰 瓶。北 宁 林 村 每 年 春 会,头 戴 鸦 嘴 巾,身 穿 四 襟 衣 的 京 北 姑 娘 一 手 托 槟 榔 盒,一 手 撮 凤 翼 槟 榔 送 给 游 客 的 景 象 别 有 一 番 风 情。
在 南 方,17世 纪 初,即 300年 前 垦 荒 立 邑 时 期 就 建 成 了 覆 盖 18村 的 篓 叶 园,是 南 圻 六 省 的 种 篓 基 地。胡 志 明 市 第 六 郡 黎 光 充 路 专 营 槟 榔、篓 叶 市 场,堪 称 繁 华 都 市 的 一 道 独 特 风 景 线。
 
文/永兴 图/陈训 陈清江 黄河 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