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风情

国宝十八件

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18件国宝作为各历史时期的代表,多少反映越南民族的文化历史精华。每件文物蕴含着古代的信息和饶有兴味的故事。
为了彰显现有宝物的价值,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题为“越南国宝”的特别展览会。18件宝物摆放在正厅最庄重的空间,在首次应用3D照明技术的亮光下给观众带来很大的新鲜感。


国家历史博物馆首次展出18件国宝。这些文物涉及国家、民族的形成历史,从数千年前的东山文化到历代封建王朝,有的同民族解放斗争密切相关。本报记者 越强 摄

文化体育旅游部副部长黎庆海和代表们参观展览。 本报记者 越强 摄

游客观赏“门下厅印”。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外国观众拍下“敕命之宝”金印。功达  摄

 
展出的文物有2000年前的东山文化、大越文明和各封建朝代至越南民主共和国开国时期的无价之宝。备有说明牌和视频介绍相关信息。展览会持续至5月末。


黄夏铜鼓是东山文化最美鼓之一。1937年在河内富川县黄夏村挖渠时出土。鼓面装饰16条阳光线,其间饰以孔雀尾、划船、日常生活、处死俘虏等形象。黄夏铜鼓和玉侣、沱江、古螺等铜鼓反映东山居民丰富多彩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达到民族立国初期铸铜艺术巅峰。本报记者 功达 摄

陶盛铜桶:2000—2500年前东山文化时期文物,2012年列为国宝。在东山文化,铜桶是次于铜鼓的代表性遗物,主要存在于该文化的分布地。在出土的数百个桶子中,陶盛铜桶尺寸最大,纹饰最丰富精美,最独到。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桶盖上对称地铸着四对男女交欢像,这是东山艺术特有的形象。男性生殖器得到夸大,超过同身体的比例,表现水稻农业居民祁求万物旺盛的繁殖信仰。男性在交欢时也佩带着匕首,表明当时社会冲突已经导致战争,出现军事领袖,是形成 文郎—瓯雒原始国家的物质前提之一。 本报记者 功达摄

陶盛铜同经久不衰的纹饰。  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敕命之宝”金印,8.3公斤重,铸于明命朝代(1827年)。印钮呈卷龙形,印面浮铸“敕命之宝”四个篆体字,用于给文武官吏颁赐官阶和封神。这是阮朝王权的象征,阮朝金宝藏品中的独版,具有特别价值。  本报记者 功达 摄

东山文化的铜制跪人形灯:裸着上身,打着丁字带的男性跪着,双手托着灯碟。其人脸庞丰满,双眼大睁,嘴露微笑,短髭髫发,头戴王冠。双肩和背后一共伸出三条S  字形 支架,分别支撑三个灯碟 。跪者两腿上和身后有4名跪着的乐师,其中两人吹笛。手臂和手腕戴着饰物,耳戴大圆耳环。此灯是东山文化末期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独版文物。 本报记者 功达 摄

越溪船墓:尺寸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东山文化文物,装着大量珍稀随葬物。这是在越南发现的挖空树身所作的棺材,叫做船墓,装着随葬物109件,有武器、乐器、劳动工具和铜制生活用品。2013年被列为国宝。  图/ 资料

武竞碑:东南亚最古柱形石碑,是占婆古国现存的最古碑。三面刻有梵字碑文,记载南占前王国的历史信息。本报记者 越强 摄

云板寺钟:大越文明最古最大钟,铸于13-14世纪陈朝。钟上汉字铭文记述开山辟地建立云板寺的有功人士,是研究越南和陈朝佛教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本报记者 功达 摄

“门下厅印”:同陈朝中央行政史有关的内容最清楚、年代最具体的铜印,铸于陈朝隆庆五年(1377年),1962年发现于河静 省香溪县香江乡。门下厅是陈明宗帝所设的陈朝最高中央行政机构之一,由大臣任职。其职能是掌管印章,传发帝令,接受奏折,办理宫中礼仪。此印始用于陈废帝(在位1377—1388年)朝廷的重要行政文件。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大越国阮主永镇之宝”金印,1709年由阮福淍(1691—1725)命铸作为国宝。嘉隆帝登基,该印被定为阮朝传位之宝。本报记者 功达 摄

天鹅画瓶:制于15世纪黎初 时期,是广南会安镇劬劳占沉船挖出的尺寸最大、最完整的独版实物。瓶身高细,肩平。纹饰分为七带,布满瓶口至屏底。瓶身中央纹饰带占最大位置,画着四只天鹅,表示飞、鸣、足、食。一只展翅飞翔,一只引颈鸣叫,一只头埋翅膀睡觉,一只辛勤 觅食,寓意飞黄腾达,前途光明,富裕温饱。黎初是越南陶瓷艺术辉煌发展时期。本报记者 功达 摄

陶盛铜桶:2000—2500年前东山文化时期文物,2012年列为国宝。在东山文化,铜桶是次于铜鼓的代表性遗物,主要存在于该文化的分布地。在出土的数百个桶子中,陶盛铜桶尺寸最大,纹饰最丰富精美,最独到。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景盛铜鼓纹饰。  本报记者 功达 摄

胡志明主席《狱中日记》诗集原稿和译稿。本报记者 功达 摄

《革命之路》:收集阮 爱国1925—1927年在中国广州从事革命活动时期的讲稿,由东亚被压迫民族联合会宣传部秘密印发,送回国内。这是党的初始政治理论文件,为越南革命路线奠定思想基础。  本报记者 功达 摄
 
报道/功达    越强

报道/功达 越强

瑶族人的给敕礼

瑶族人的给敕礼

莱州省三塘县河头乡瑶族人的给敕礼通常在年底举行。对每个瑶族男子而言,这是特别重要的仪式,因为仅有通过给敕礼的男子才算成年,方可担当家庭和社区的事务,死后才能与祖先团聚。

Top